昔隶清虚府,今藏般若函。
空色元无定,禅铉任所参。
这首诗描绘了从过去在清虚府的清净生活,到如今在般若函中修行的转变。诗人以“白头宗老子,黄面礼瞿昙”来表达自己对道家和佛教的双重信仰追求。通过“空色元无定,禅铉任所参”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理解,以及在禅修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最后,“但知心是一,何用教分三”则强调了内心统一的重要性,认为无需区分道家、儒家、佛家的教义,因为最终目标都是达到内心的和谐与一致。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以及对不同哲学思想融合的见解。
田舍炉头语。便如何学得,三变美成家数。
村酒三杯狂兴发,拔剑偶然起舞。
只么也、迎寒送暑。
待草万言书上阙,似忧端、倚柱东邻女。
卿相事,未易许。渔歌且和芙蓉渚。
又何须、淫辞媟语,诃风诋雨。
劝人生、且随缘分,分外一毫莫取。
那富贵、由天付与。
身蹈危机犹不觉,如布衣、自在都无阻。
空博得,雪千缕。
晓趁西湖约。到湖头,烟消日出,波生雨脚。
日挈白鱼携碧酒,要与诗人共酌。
把楼上、珠帘卷却。
坐对荷花三万朵,念西邻、未嫁肌如削。
待折与,不堪著。别来又见秋萧索。
恨无由、将余风月,伴君云鹤。
想见登山临水处,醉把茱萸槃礴。
唱白雪、阳春新作。
一自东篱人去后,算人间,黄菊空零落。
叹作者,多命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