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并序·其七十九》
《偈颂并序·其七十九》全文
唐 / 居遁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十月夜明深,山寒冷彻心。

弃缘求大道一衲更无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寒冷(hán lěng)的意思:

[释义]
(形)冷。
[构成]
并列式:寒+冷
[例句]
气候寒冷。(作谓语)寒冷的季节。(作定语)
[反义]
温暖、温和、炎热、暖和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夜明(yè míng)的意思:指夜晚明亮如白昼。

一衲(yī nà)的意思:指僧人穿的袈裟,比喻人唯一的衣物或家当。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深秋夜晚的内心世界与修行状态。首句“十月夜明深”,点明了时间背景——深秋的夜晚,月光皎洁,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山寒冷彻心”一句,不仅描述了自然环境的寒冷,也暗示了僧人心境的孤寂与清冷,仿佛外界的寒冷已经深入到心灵深处。

“弃缘求大道”,是全诗的核心思想。它表达了僧人舍弃世间一切尘缘,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真理的决心。在佛教中,“大道”通常指的是通往涅槃、实现解脱的道路。这一句展现了僧人坚定的信仰与修行目标,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彻底割舍。

最后一句“一衲更无衾”,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状态。衲衣是僧侣的日常穿着,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和对物质的淡泊。说“更无衾”,意味着连保暖的被褥都没有,进一步强调了僧人修行生活中的艰苦与自我约束。这不仅是对物质的放弃,也是对舒适与安逸的摒弃,体现了僧人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不惜牺牲物质享受的高尚情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在深秋寒夜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其为追求精神解脱所作出的坚定选择和自我牺牲,体现了佛教修行者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者介绍

居遁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飞蚁㈠

巨蚁插两翼,形与蜂虻类。

群然穴我室,齧肥若锥利。

寻膻行案几,乘间穿衣袂。

童子塞罅隙,又出屯满地。

有时忽飞扬,喧斗争意气。

高或登栋梁,近或栖褥被。

或落头面上,或依墙壁萃。

见者辄怒憎,予独无害意。

念其造物生,似知君臣义。

但令扫常洁,迹远自清致。

(0)

烟云万顷亭

化工出奇变,谁哉执其枢。

山川气忽凝,浑浑一色敷。

大海起雪涛,宛在平地铺。

烟耶果云耶,脚底万顷馀。

漠漠混浓淡,悠悠忘卷舒。

缥渺亘林野,奄忽弥八区。

南北知几阡,东西几陌踰。

谅无町畦隔,亩计安可拘。

身登太素上,清旷聊自娱。

但见三两峰,顶露青芙蕖。

泊然脱世氛,喜与此物俱。

或言近灵湫,疑是龙所嘘。

长飙生树杪,天地廓如初。

(0)

花心动

墙下红葵,向斜阳、犹开那时颜色。

半捲绣帘,独倚雕阑,泪眼为谁长滴。

九疑烟雾连蓬岛,蜚鱼去、浑无踪迹。

旧游处、空馀满地,绿苔堆积。

百岁真如过客,待落蕊重荣,不知何夕。

镜掩素尘,香歇罗衣,此恨怎生消得。

夜凉月转梧桐影,青灯共、疏萤寥寂。

正憔悴、饥虫又啼暗壁。

(0)

摸鱼儿.伤春

问春光,尚馀几许,伤心前夜风雨。

夭桃艳杏都吹尽,兰茝变成荒楚。

春欲去,但渺渺青烟,白水迷津渚。

多情杜宇,有恨血滋宵,哀音破晓,千叫一延伫。

蓬莱路,还是鲸涛间阻,神仙缥缈何处?

琼楼玉殿深留景,不见下方尘土。谁最苦?

瞑色滞、双飞燕子归无主。那堪诉与。

又暗壁残灯,重门转漏,呜咽梦中语。

(0)

遣闷呈石末公

公庭春树秋重绿,但见鸤鸠日日鸣。

不雨正当三伏热,看云无柰百忧生。

草间群盗俱縻爵,天下何人尚力耕。

汉法几时还再复,白头犹得咏升平。

(0)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云鬓愁不绾。

思君如辘轳,倏忽心百转。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