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其十二》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其十二》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古风

亭亭湘岸竹,炯炯湘波月。

其中垂垂,一树为谁设。

不应皂盖人,于此能忘折。

折之寄相思可以分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垂垂(chuí chuí)的意思:形容时间的流逝或年龄的增长。

分裂(fēn li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或团体分散、分离成若干个独立的个体或派别。

炯炯(jiǒng jiǒng)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其中(qí zhōng)的意思:表示在众多事物中的一部分或一个选项中。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皂盖(zào gài)的意思:指人的头发白得像皂盖一样。

翻译
湘江岸边的翠竹挺立着,明亮的湘江月光照耀着水面。
月光下,竹枝上积雪如帘垂挂,仿佛专门为某人而设。
这不是为官者该有的心境,他们在这里或许能暂时忘却世俗的忧虑。
折下这竹枝寄托相思之情,或许能缓解内心的痛苦和分离的哀愁。
注释
亭亭:形容竹子高耸的样子。
炯炯:形容月光明亮。
皂盖人:指有官职的人,古代官员出行时有黑色车篷。
慰分裂:安慰因分离而产生的痛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湘江边清冷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亭亭湘岸竹",写出了竹子挺拔的姿态,矗立在湘江畔,展现出坚韧与高洁。"炯炯湘波月",则以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江面,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其中雪垂垂,一树为谁设",运用比喻,将竹叶比作雪花,暗示了竹子的洁白和静美,仿佛是特意为某人而设,增添了情感色彩。接下来的"不应皂盖人,于此能忘折",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身居高位、忙于政务的人的感慨,认为他们或许难以体会到这份自然之美,忘记折取这份宁静。

最后两句"折之寄相思,可以慰分裂",诗人借竹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即使不能亲手折取,也能通过想象或诗篇来寄托相思,以此来抚慰心中的孤独和分离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咏湘竹寄寓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兵要望江南·其二十三太乙式第二十七

三奇将,游在六仪中。

子庚丑辛寅干上,卯壬为例顺行踪,八方四维宫。

(0)

兵要望江南·其二十五占怪第二十三

城营内,昼夜起虚惊。

营所田为神庙地,速移营寨莫居停,不去贼偷营。

(0)

鸡声闹·其二十六

临阵次,鸟向敌军来。

一只一只犹可击,或然成阵叫声哀,勿战速当回。

(0)

鸡声闹·其二十五

临阵次,鸟向彼军飞。

便整旗枪征敌吉,统兵大帅不须疑,天助得其时。

(0)

兵要望江南·其十一占蛇第十九

兵行次,水里怕逢蛇。

更有鱼龙蜃类见,悉皆进退事无涯,速退莫咨嗟。

(0)

兵要望江南·其三占蛇第十九

军发次,蓦地见交蛇。

讲武扬兵须宴犒,不然上将中风邪,身丧掩黄沙。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