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漂母墓二首·其一》
《漂母墓二首·其一》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露冷芦洲楚水平,荒坟三尺近甘城。

当年不进王孙饭,千古谁知漂母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楚水(chǔ shuǐ)的意思:楚水指的是楚国的水,用来比喻清澈透明的水。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漂母(piǎo mǔ)的意思:指人离开家乡,漂泊在外,思念家人的心情。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水平(shuǐ píng)的意思:水平指水面的平坦程度,引申为事物的水准、程度、能力等。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漂母墓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慨和对其不为人知功绩的敬仰。

首句“露冷芦洲楚水平”,以清晨的露水和宁静的芦苇洲,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暗示了墓地的荒凉与孤独。接着,“荒坟三尺近甘城”一句,将漂母墓的位置与“甘城”相对比,甘城可能是指漂母曾经生活或有所关联的地方,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漂母墓的孤寂与距离感。

“当年不进王孙饭”,引用了《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少年时受漂母之恩,但因贫困未及报答的故事。这句话强调了漂母的慷慨与无私,以及韩信后来成为一代名将后对漂母的怀念与感激之情。然而,这种深情并未在当时得到应有的回报,体现了历史上的许多英雄与善行往往不被世人所知或理解的遗憾。

最后一句“千古谁知漂母名”,表达了对漂母这一伟大而默默无闻的女性形象的深切同情与敬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漂母的姓名或许早已被人遗忘,但她的善良与慷慨却永远值得后人铭记。这句诗不仅是对漂母个人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在历史长河中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平凡英雄的颂歌。

整首诗通过描绘漂母墓的景象,以及对历史故事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思与感慨,同时也传递了对人性光辉的赞美与敬仰。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有开新舟成与诸子同泛

新兴满新舟,盈盈初溯流。

将寻十洲去,便借五湖游。

入座皆王子,留欢尽子猷。

凉风晚萧瑟,云日近清秋。

(0)

都门寄怀乡先达

山斗高标岭海芳,别来几度易星霜。

归心每忆花前约,客梦虚随月下觞。

羡有文章型后学,会看勋业耀旂常。

圣朝物色仍东顾,未许明珠什袭藏。

(0)

过勾漏洞

石室嶙峋径路遥,壶中灯火纪前朝。

碧云迟客题秋叶,明月留人听洞萧。

玄狖偷丹今不死,黄精出地尚堪樵。

仙郎一去浑无迹,岂是当年厌折腰。

(0)

感怀

明月皎寒夜,徘徊启南扉。

严霜被中野,白露繁沾衣。

淅沥林中叶,飘飖辞故枝。

仳离自多感,况复岁月违。

瞻望怀所思,明星灿垂帏。

掩袂翻自误,被褐当谁知。

兰桂有移植,动摇发危机。

好我亮无斁,携手同车归。

(0)

田妇

谁家少妇着青裙,低笠随夫笑语耘。

多少深宫閒白昼,烟花涂抹几如君。

(0)

梅花落

姑射寒梅树,年年斗雪芳。

声翻秦女笛,飞点汉宫妆。

凉月侵琼朵,微风度暗香。

幽闺春寂寞,无奈断人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