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遭秦厄,残书累腹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及(bō jí)的意思:波及指水波扩散的意思,引申为事物的影响扩散到其他事物。
不虞(bù yù)的意思:不会发生意外的事情;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不会发生。
不满(bù mǎn)的意思:对现状感到不满意或不满足。
残书(cán shū)的意思:指残破不全的书籍,比喻知识浅陋或学问不全面。
参苓(cān l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行为像参苓一样纯洁无暇。
火攻(huǒ gōng)的意思:以火烧城,攻敌方阵地
藜苋(lí xiàn)的意思:指人们不得不依赖或接受的事物。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 翻译
- 人生短暂不到百年,更何况是在中年时饱受忧虑和困苦。
粗劣的食物如藜苋常常带来灾祸,人参、茯苓这样的珍贵药材又哪里买得起呢。
未曾料到灾难会蔓延到晋地,姑且用火攻策略来应对燕地的困境。
我因一笑而遭受秦国的厄运,残破的书籍却堆积在腹中,成为沉重的负担。
- 注释
- 人生:寿命。
不满百:不到一百岁。
忧患:忧虑和困苦。
况:何况。
中年:中年人生阶段。
藜苋:一种野菜,比喻生活艰辛。
工:常常。
祟:灾祸。
参苓:人参和茯苓,象征贵重药材。
那得:哪里能有。
虞:预料。
波及:蔓延。
晋:指晋国或代指某地区。
聊复:姑且。
火攻:比喻用策略解决问题。
秦厄:秦国的灾难,比喻不幸遭遇。
残书:破损的书籍。
累腹:堆积在腹中。
便:方便,这里指成为负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灼艾》。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无奈。
“人生不满百,忧患况中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短暂和中年时期忧患缠身的感慨。古人认为人寿七十,而这里说“不满百”,则是强调生命之短。在这个基础上,中年本应是精力充沛、事业有成的时候,却反而是忧虑重重。
“藜苋工为祟,参苓那得钱。”这里通过对药材藜苋(一种草药)和人参的描述,抒发了对物质生活困顿的哀叹。藜苋与人参都是珍贵的中药,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换取足够的金钱来改善生活状况。
“不虞波及晋,聊复火攻燕。”这两句通过历史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频仍、人民苦难的深切感受。“不虞波及晋”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次战争,而“聊复火攻燕”则是对另一场战事的描述。这里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笑遭秦厄,残书累腹便。”这一句通过对古代暴君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传承断绝、文化浩劫的悲哀。同时,“累腹”可能暗喻着诗人的内心之痛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困顿和历史战乱的反思,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时代忧虑,是一篇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渺琉璃万顷
渺琉璃万顷,冷光射、夕阳洲。
见败柳漂枝,残芦泛叶,欲去仍留。
罗帱。
少年梦里,正窥帘、月浸素肌柔。
谁念衰翁自老,断髭冻得成虬。
凝眸。
一望绝飞鸥。
宇宙正清幽。
漫细敲紫砚,轻呵翠管,吟思难抽。
飕飕。
晚风又起,但时听、碎玉落檐头。
多少梅花片脑,醉来误整香篝。
虞美人 梳楼
丝丝杨柳丝丝雨。
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
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贺新郎 乡土以狂得罪,赋此饯行
甚矣君狂矣。
想胸中、些儿磊磈,酒浇不去。
据我看来何所似,一似韩家五鬼。
又一似、杨家风子。
怪鸟啾啾鸣未了,被天公、捉住樊笼里。
这一错,铁难铸。
濯溪雨涨荆溪水。
送君归、斩蛟桥外,水光清处。
世上恨无楼百尺,装着许多俊气。
做弄得、栖栖如此。
临别赠言朋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
节饮食,慎言语。
风入松·东风方到旧桃枝
东风方到旧桃枝。
仙梦已云迷。
画阑红子摴蒲处,依然是、春昼帘垂。
恨杀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
寻芳小步莫嫌迟。
此去却慵移。
断肠不在分襟后,元来在、襟未分时。
柳岸犹携素手,兰房早掩朱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