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中戏效竹枝》
《道中戏效竹枝》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词  词牌: 竹枝   押[豪]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恩旨(ēn zhǐ)的意思:皇帝的圣旨,表示君主的恩宠和命令。

个个(gè gè)的意思:每一个,每个人

官军(guān jūn)的意思:指官方的军队,也泛指政府的武装力量。

关闭(guān bì)的意思:指在关门之际抓住窃贼,比喻在事情即将结束或失败之际,抓住罪犯或揭露真相。

号令(hào lìng)的意思:号令指的是领导者或者上级所下达的命令或指示。

民间(mín jiān)的意思:指不属于官方、宗教或学术界的,而是属于普通民众传承、创造的事物或活动。

秋毫(qiū háo)的意思:指极小的东西,形容非常细微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下行(xià xíng)的意思:往下走,下降。

行营(xíng yíng)的意思:行营指军队临时驻扎的地方,也用来比喻暂时停留或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朝廷军队在行营时的纪律严明,以及这种纪律对百姓生活的影响。通过“敕下行营严号令”一句,展现了朝廷对军队管理的严格要求,强调了军队行动的规范性与合法性。接着,“官军不敢犯秋毫”进一步强调了军队在执行任务时的谨慎与克制,即使是最微小的财物也不轻易侵犯,体现了军队的纪律性和对法律的尊重。

然而,尽管军队表现出了极高的自律性,诗中却以“民间尚未知恩旨”来反衬出这一情况。百姓们并未意识到朝廷的善意与恩典,他们因长期生活在战乱或紧张的环境中,对周围发生的大事保持警惕,以至于即使在军队表现出良好行为的情况下,他们也选择了关闭柴门,自我保护,不愿轻易相信外界的变化。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不安全感和民众对于权力机构的戒备心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朝军队纪律与民间生活状态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不安与警惕情绪。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偶读和靖集戏书小诗卷尾云长爱东坡眼不枯解将西子比西湖先生诗妙真如画为作春寒出浴图廓然见诗大怒前诗规我又和二首·其二

轻狂举世谁非伪,迟钝知余却甚真。

未把僻怀投俗好,且将狂语博君瞋。

已嗟心折垂垂老,忍看花飞片片春。

满眼闲愁图不得,江南无奈到心频。

(0)

送僧游南岳

古寺閒关聊作招,夏秋归思谩迢迢。

枕中柔橹惊乡梦,门外秦淮涨夜潮。

想见旧房生薜荔,不堪疏雨在芭蕉。

何时却理缘云策,峰顶同谁看石桥。

(0)

次韵王安道节推过云盖

秀杰长沙幕,高才自敏强。

同僚推俊逸,黼坐畏刚方。

惯吐珠玑句,宜便宴寝香。

秋来能过我,听雨夜连床。

(0)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浩庵

水胜万斛舟,至刚柔绕指。

丈夫养浩然,其略盖如此。

朝登青云上,正色决大事。

暮归卧此庵,扪虱口如耳。

(0)

次韵游南台寺

青原生下一角麟,单丁住山须底物。

试垂一□□□□,阿师鈯斧成乾没。

凭栏小立与僧语,浮云卷尽千峰出。

永怀倔强韩退之,南迁正坐讥诃佛。

山云开遮良偶然,自诧精神费诗律。

阎侯爱山得云饶,胜处迟留多记述。

慕韩每每手加额,见诗未读壁先拂。

此公文不数□□,微词天姿含宋屈。

(0)

季长尽室来长沙留一月乃还邵阳作是诗送之

邵阳归去知几里,万顷斜阳渡湘水。

一叶扁舟共看山,伯鸾德耀俱风味。

山中信宿不忍去,班草松间呼不起。

波心月出卧不知,但爱松风吹醉耳。

朝来拾得浩荡春,雪英红雨纷桃李。

大钟横撞山答响,遥知有寺藏层翠。

想见道人出迎客,犀颅戢戢三千指。

王事得从方外乐,佳处迟留固其理。

何当更和宿山诗,要看云泉生逸气。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