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肉终堪鄙,冯鱼那可歌。
《食》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食》,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食物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首句“曹肉终堪鄙”,以“曹”字借指低劣的食物,暗示即便是再低贱的食物,也终究会被世人鄙视。这句诗反映了社会对食物价值的评判标准,往往与食物的品质、来源或社会地位紧密相关。
次句“冯鱼那可歌”,“冯鱼”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低等的鱼类,诗人用“那可歌”表达出对这种食物的不屑之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曹肉”与“冯鱼”,强调了社会对食物的等级划分和由此产生的价值差异。
接下来,“三场吃不尽,一饱又如何”,诗人进一步探讨了食物与满足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三场”可能指的是三次饭局或三次进食,而“一饱”则意味着一次满足。诗人通过这一对比,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即使经过多次的满足,最终又能得到什么呢?这句诗引出了对人生追求和满足本质的反思,暗示了在物质满足背后,人们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食物为切入点,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象、人性弱点以及人生哲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寓意深远的比喻,诗人引导读者思考食物与人类生活、社会价值观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如何寻找真正的精神满足和人生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