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卢 溪 道 中 唐 /李 群 玉 晓 发 潺 湲 亭 ,夜 宿 潺 湲 水 。风 篁 扫 石 濑 ,琴 声 九 十 里 。光 奔 觉 来 眼 ,寒 落 梦 中 耳 。曾 向 三 峡 行 ,巴 江 亦 如 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潺湲(chán y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声音轻柔、细腻。
风篁(fēng huáng)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道德品行纯正。
寒落(hán luò)的意思:
贫穷冷落。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怅眺》:“ 韩兄 ,这长远的事休提了。假如俺和你论如常,难道便应这等寒落?”
九十(jiǔ shí)的意思:指年纪大,年纪已经接近九十岁。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扫石(sǎo shí)的意思:扫除障碍物或不利因素,使事情顺利进行。
石濑(shí lài)的意思:指人多,拥挤不堪,形容人群拥挤不堪的场景。
晓发(xiǎo fā)的意思:指在天亮之前就出发,形容行动迅速、果断。
中耳(zhōng ěr)的意思:指耳朵的中间部分,也比喻身体内部的机关或组织。
- 注释
- 晓:清晨。
发:出发。
潺湲亭:潺湲亭(地名)。
石濑:石上的急流。
琴声:琴音。
九十里:形容距离遥远。
光奔:阳光照射。
觉来:醒来。
梦中耳:梦中的感觉。
三峡:长江三峡。
巴江:长江在四川的别称。
如此:像这样。
- 翻译
- 清晨从潺湲亭出发,夜晚在潺湲水边歇息。
山风拂过竹林,竹叶扫过溪流,琴声悠扬传到九十里之外。
醒来时阳光照进眼帘,寒冷的感觉仿佛还在梦中残留。
我曾游历过三峡,那里的巴江景色与此地相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卢溪道中的夜宿之景。"晓发潺湲亭,夜宿潺湲水"表明诗人清晨启程,晚上停宿于潺湲水畔,给人一种闲适自得的感觉。"风篁扫石濑,琴声九十里"则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风声比作琴声,渲染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光奔觉来眼,寒落梦中耳"这一句更深化了夜宿之情,通过光影变化和声音的冷暖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与感受。
最后两句"曾向三峡行,巴江亦如此"则将当前所见与往昔三峡之旅相对比,表明无论是卢溪道中还是巴江流域,皆有相同的自然美景。这种跨时间和空间的比较,更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状态,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山水田园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宋平叔莫子谣
南方气候多不叙,茫茫万生亦殊趣。
人性虽或异所宜,莫不知爱肤与肌。
时方盛夏困多旱,高堂方喜遂我私。
有虫名为物甚小,朴朴无状安能为。
诸公所赋虽甚美,盛道嘴吻良见欺。
虎豹齿牙利如兵,我尚不畏矧此微,微物曾不如蚊虻。
天生有命各有情,何用讥侮起纷争。
我心坦然如日月,我若呶呶我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