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和 九 日 幸 临 渭 亭 登 高 应 制 得 臣 字 唐 /陆 景 初 九 秋 光 顺 豫 ,重 节 霁 良 辰 。登 高 识 汉 苑 ,问 道 侍 轩 臣 。菊 花 浮 秬 鬯 ,萸 房 插 缙 绅 。圣 化 边 陲 谧 ,长 洲 鸿 雁 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陲(biān chuí)的意思:边陲指的是国家或地区的边境地带,通常与边界相邻。
长洲(cháng zhōu)的意思:指人长久居住在某个地方。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高识(gāo shí)的意思:高超的才智和知识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缙绅(jìn shēn)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九秋(jiǔ qiū)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秋天。
菊花(jú huā)的意思:指高洁、坚贞的品质和人格。
良辰(liáng chén)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刻或时光。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问道(wèn dào)的意思:指探求真理、追求道德、智慧的行为。
雁宾(yàn bīn)的意思:指友好的客人或朋友。
萸房(yú fáng)的意思:指人的家庭或住所。
- 翻译
- 秋季阳光明媚,正值重要的节日和好天气。
在登高时能看见广阔的皇家园林,向学识渊博的大臣请教问题。
菊花漂浮在香酒中,茱萸被插在官员们的衣带上。
皇上的教化使边境安宁,如同长洲的鸿雁成为宾客。
- 注释
- 九秋:秋季。
光顺豫:阳光明媚。
重节:重要节日。
霁良辰:好天气。
登高:登高望远。
识:看见。
汉苑:皇家园林。
问道:请教问题。
侍:侍奉。
轩臣:学识渊博的大臣。
菊花:菊花。
秬鬯:香酒。
萸房:茱萸。
缙绅:古代官员的代称,衣带上的装饰。
圣化:皇上的教化。
边陲:边境。
谧:安宁。
长洲:长洲之地。
鸿雁宾:鸿雁成为宾客。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景初的作品,名为《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臣字》。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咏春秋佳节之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皇帝礼遇的感激之情。
首句“九秋光顺豫,重节霁良辰”描绘出一个阳光和煦、气候温暖的美好景象。九秋指的是深秋,光顺豫表明这个时节阳光柔和,给人以安详之感;重节即重复出现的佳节,霁良辰则是晴朗的好天气,诗人选取这样的日子来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接着,“登高识汉苑,问道侍轩臣”透露出诗人的行动和心迹。登高指的是登上高处,这里是指渭亭;识汉苑即了解到历史上的事情或文化知识;问道则是在询问道义,即探讨哲学思想;侍轩臣则显示了诗人作为臣子的身份,表达了对君主的尊敬和服从。
“菊花浮秬鬯,萸房插缙绅”一句通过菊花和萸房(一种植物)来描写自然景色。菊花在秋天盛开,秬鬯可能指的是菊花的香气或是菊花丛生的样子;萸房插缙绅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和高雅情趣。
最后,“圣化边陲谧,长洲鸿雁宾”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泽所及之远以及对朝廷忠诚的赞颂。圣化指的是皇帝的教化或德政;边陲谧则形容这些教化能够传播到边疆;长洲鸿雁宾即描绘了鸿雁(大雁)飞行的情景,象征着信息的传递和使者的往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写,以及对皇帝礼遇的感激之情,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