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公济冲晦游天竺兼简呈伯周禅老》
《同公济冲晦游天竺兼简呈伯周禅老》全文
宋 / 释契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爱此萧然松坞深,诗流邀我此相寻

苍茫寒日才开雾,叆叇浓云又结阴。

安石放怀剧赏皎然乘兴清吟

主人勤驻禅扉宿,况值梅香正满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禅扉(chán fēi)的意思:禅修的门径或方法。

乘兴(chéng xìng)的意思:抓住机会,趁着兴头做某事。

放怀(fàng huái)的意思:放松心情,不再拘束。

寒日(hán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日子。

皎然(jiǎo rán)的意思:明亮、洁白无瑕

剧赏(jù shǎng)的意思:形容读书、欣赏戏剧时的专注与投入。

梅香(méi xiāng)的意思:指梅花的香气,比喻文人墨客的高尚品质和独立人格。

清吟(qīng yín)的意思:指清雅地吟咏诗词或唱歌。

诗流(shī liú)的意思:指诗歌的流畅和韵律。

松坞(sōng wù)的意思:指人心胸开阔,气度不凡。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天竺寺的场景,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莫测以及与禅宗精神的融合。首句“爱此萧然松坞深”表达了对松林深处静谧环境的喜爱,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悠远的基调。接着,“诗流邀我此相寻”则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相会,增添了人文气息。

“苍茫寒日才开雾,叆叇浓云又结阴”两句,通过寒日初现、雾气渐散、浓云复聚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这种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安石放怀还剧赏,皎然乘兴合清吟”中,“安石”借用了东晋名士谢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放旷胸怀,享受自然之美的态度。“皎然”则是形容诗人乘着兴致,吟诵诗歌的情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最后,“主人勤驻禅扉宿,况值梅香正满林”不仅描绘了主人的热情款待,也巧妙地将禅宗思想融入其中,暗示了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的主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禅宗精神的领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契嵩
朝代:宋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猜你喜欢

侍御叶公既按部吴会复以鹾政倥偬驰返临安谕檄通逵众以大定辄缀七言四律代柬行麾·其三

吴山晴翠拂高车,只字风霜绕玉除。

骢马近传盐铁论,鸡林遥诵治安书。

三台色动回天后,十郡欢腾煮海馀。

最是怜才勤吐握,登龙时曳旧长裾。

(0)

赠仁和刘明府曩有事计偕邂逅君于济上同舟驩聚者月馀

识面长淮记苦吟,黄金台馆独登临。

当年飞舄过严濑,此日鸣琴坐武林。

南斗夜光雄剑合,西湖春色画樯深。

悬知汉殿循良诏,屈指晨催大海浔。

(0)

夜过邓远游剧谈申旦先是远游赋五言八律见赠属余病冗未报兹当握别援笔近体四章付远游小史歌之·其二

乍释青衫赋远游,翩翩文彩跨登楼。

踌躇易水新交定,濩落夷门故老留。

寸管乾坤才欲尽,双灯湖海话难酬。

无论一盖倾如故,已订词盟到白头。

(0)

唐明府长公以诗札见贻赋答二律·其二

绣虎经年识姓名,飞凫遥夜入承明。

诗篇六代誇彭泽,文学千秋擅武城。

突兀山河留间气,踌躇天地话同盟。

看君赤羽登坛日,粲烂双龙匣底鸣。

(0)

送钱将军之北平

斧钺朝移右北平,东方千骑去还鸣。

霜飞大纛卢龙塞,雾拥高牙涿鹿城。

将苑扬班新授策,词场韩白旧知名。

梅花一曲胡床暇,草檄时过细柳营。

(0)

寿李惟寅五秩初度八首·其四

十万材官大将旗,安危南北鬓毛知。

青萍错落谈兵夜,白羽飞扬誓众时。

雁塞争传都尉曲,鸡林频诵拾遗诗。

烽烟净濯榆关外,赢取天河作酒池。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