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蔬未作愁中供,芳草还虚梦里诗。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忆 小 园 花 事 明 /章 士 雅 天 南 人 去 二 三 月 ,小 苑 花 飞 五 六 枝 。孤 阁 自 开 巢 乳 燕 ,疏 帘 不 卷 驻 游 丝 。园 蔬 未 作 愁 中 供 ,芳 草 还 虚 梦 里 诗 。最 忆 东 邻 夜 吹 笛 ,一 声 遥 在 月 明 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东邻(dōng lín)的意思:东方的邻居或邻国。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飞五(fēi wǔ)的意思:形容速度非常快,迅猛如飞。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南人(nán rén)的意思:指南方人,即南方的人。
乳燕(rǔ yàn)的意思:指家燕离巢后,仍能返回原巢,比喻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疏帘(shū lián)的意思:指在帘子上打洞,使其变得稀疏,比喻言辞不密切,意思不明确。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游丝(yóu sī)的意思:指细小的丝线或细小的事物。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 鉴赏
这首明代章士雅的《忆小园花事》描绘了一幅春天消逝、人事离别的画面。首句“天南人去二三月”,点出主人公对远方离去之人的思念,时间跨度虽长,但情感深沉。次句“小苑花飞五六枝”,通过“五六枝”这一细节,暗示了春花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孤阁自开巢乳燕,疏帘不卷驻游丝”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园中的寂寥氛围,燕子筑巢,游丝飘荡,都显得孤独而宁静。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往的怀念。
“园蔬未作愁中供,芳草还虚梦里诗”写出了诗人因愁绪满怀,连园中的蔬菜都无法带来慰藉,只能在梦中寻觅诗意的寄托。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对过去的追忆。
最后,“最忆东邻夜吹笛,一声遥在月明时”以回忆中的笛声收尾,那悠扬的笛声在月光下回荡,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和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铜雀台
高台已凋残,欢爱从此毕。
不闻歌吹声,惟见枫叶赤。
春风辇路依江渚,鸣珰佩玉知何处。
舞影晴浮漳水云,歌声暝作西陵雨。
君不见英雄割据无复存,全盛须臾那可论。
春深芳草宫前碧,凄凄犹带罗裙色。
月明风冷穗帐空,佳人掩泪望陵泣。
湖南田舍为上虞沈庭圭题二首·其一
蔼蔼湖中山,迢迢湖上路。
田家大湖滨,三五亦成聚。
朝耕湖上田,暮唤湖上渡。
稚子远相迎,牛背挂农具。
今年喜有秋,不为租税惧。
床头酿茆柴,取醉罗栗芋。
相看桑麻长,焉识簪组误。
县门久未行,且乐成嫁娶。
画松石为翁吾鼎母夫人寿兼题长句
翁君彳子何所适,手持素缣长三尺。
属余吮笔为作图,图此青松与白石。
翁君有母孀居三十年,青松比贞石比坚。
恩勤育子诚可怜,感君使我情潸然。
男儿不能安舆列鼎为亲欢,虽有菽水徒迍邅。
白头厨中苦辛者,誇数圣善何有焉。
翁君翁君慎勿迂,东西奔走将何须。
江寒木落岁云徂,倚门之望不可孤。
入门一笑慈颜舒,春酒春盘次第敷。
高堂素壁挂此图,君当亟归勿踟蹰。
吾闻君有仙人不死之术可以奉阿母,何如此乐真良图。
南归诗十九首·其十四黄河纪遇
粤客自南来,吴侬从北下。
解后黄河边,踪迹两相讶。
问我归何遽,问尔行何暇。
同是公车人,不及公车罢。
此时长安客,阗隘举子舍。
岂知风波间,有此閒昼夜。
于彼为桎械,于我如放赦。
难进而易退,聊用解嘲骂。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