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海(běi hǎi)的意思:指北方的大海,也可比喻辽阔广大的地方。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臣妾(chén qiè)的意思:指男性自谦自己是女性的奴仆,表示谦虚、自谦之意。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归期(guī qī)的意思:指返回的时间或期限。
九姓(jiǔ xìng)的意思:指九个姓氏,比喻人多而杂乱,难以管理。
穷北(qióng běi)的意思:形容极度贫穷的地方。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时事(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属国(shǔ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被其他国家或地区所统治或控制。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 注释
- 虽:即使。
言:谈论。
穷:尽头,偏远。
北海:古代对北方大海的泛称,可能指贝加尔湖或北冰洋。
云中:指边远的地区,如云雾缭绕的高山。
属国:附属国或边境地区的国家。
当时:过去的时代。
事:事务,事情。
不同:变化,不一样。
九姓:古代北方的一些民族。
尽:全部。
臣妾:奴隶或地位低下的女子,这里指被征服的人。
归期:回归的日期或期限。
那肯:怎么肯,哪里愿意。
待:等待。
秋风: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更替和归期的到来。
- 翻译
- 虽然曾经谈论过探索遥远的北海和云中的故事
但当时的边疆事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鉴赏
这四句诗是赵嘏在唐代创作的,属于送别类题材。诗人通过对比手书时与现实中的巨大差异,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出使黠戛斯(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的担忧和不舍。
"虽言穷北海云中",这里的“穷北海”是指极北之地,这个地方在古代常被用来形容遥远或边陲。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和向往,因为诗人自己不能亲自去到那个地方。
"属国当时事不同",这里的“属国”是指依附于中央王朝的国家或地区,而“当时事不同”则暗示着边疆的艰苦与内地的安稳形成对比。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友人所处环境的险恶和复杂。
"九姓如今尽臣妾",这里的“九姓”是指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称呼,这些民族在唐朝时期已经归顺中央王朝。诗中的“尽臣妾”则意味着这些曾经独立的民族现在都成了大唐的臣子和仆人。
"归期那肯待秋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早日回归的渴望。秋风往往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诗人希望朋友不要等到秋天才回来,而是能在秋风之前平安返回。
总体来说,这四句诗通过对比和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出使边疆的不舍与担忧,以及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殷切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圣制春台望应制
壮丽天之府,神明王者宅。
大君乘飞龙,登彼复怀昔。
圆阙朱光燄,横山翠微积。
河汧流作表,县聚开成陌。
即旧在皇家,维新具物华。
云连所上居恒属,日更时中望不斜。
三月沧池摇积水,万年青树缀新花。
暴嬴国此尝图霸,霸业后仁先以诈。
东破诸侯西入秦,咸阳北阪南渭津。
诗书焚爇散学士,高阁奢踰娇美人。
事往覆辀经远喻,春还按跸凭高赋。
戎观爱力深惟省,越厌陈方何足务。
清吹遥遥发帝台,宸文耿耿照天回。
伯夷位事愚臣忝,喜奏声成凤鸟来。
初秋夜坐应诏
玉琯凉初应,金壶夜渐阑。
沧池流稍洁,仙掌露方漙。
雁声风处断,树影月中寒。
爽气长空净,高吟觉思宽。
走笔送杜十三归京
烟鸿上汉声声远,逸骥寻云步步高。
应笑内兄年六十,郡城闲坐养霜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