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城曲·其四》
《石城曲·其四》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大艑十八橹,长篙如竹林

张帆看风色,知是下江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色(fēng sè)的意思:指风的气势和色彩,比喻景物或事物的气势、情趣或特点。

看风(kàn fēng)的意思:观察风向,预测事态发展。

下江(xià jiāng)的意思:下江指的是从江山之上下来,意为离开高位或权力,退居幕后。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看风色(kàn fēng sè)的意思:观察形势,揣摩风向,根据情况来决定行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路航行图景,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船行江上的壮阔与动态之美。

“大艑十八橹,长篙如竹林。” 开篇即以“大艑”(大型船只)和“十八橹”(十八支船桨)描绘了船只的规模与动力来源,形象地展示了船只在江面上航行时的雄伟气势。接着,“长篙如竹林”一句,将长长的竹制撑杆比作一片茂密的竹林,既突出了撑杆的数量之多,也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

“张帆看风色,知是下江陵。” 最后两句则聚焦于航行过程中的关键动作——张帆。船员们根据风向调整帆位,这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顺应,也是对航行技术的精准运用。通过“知是下江陵”的表述,暗示了目的地的明确,同时也透露出对即将抵达彼岸的期待与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上航行的生动画面,不仅展现了古代航海技术的精湛,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与航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远方目的地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拟唐宫词十首·其九

银河七夕度双星,桐树逢秋叶未零。

万岁君王当宁立,妾身不怨命如萍。

(0)

淮南田歌三首·其二

蒲生亦有笋,菰生亦有米。

可怜芙蓉花,照影秋塘里。

(0)

代悼亡为陈云峤作

燕子楼空花不开,绣帘天晚月初来。

手痕留在红牙板,犹有馀香妒落梅。

(0)

雪中登郡城西亭二首·其二

楚甸无层冰,霢霂土膏湿。

更怜三角湖,澄彻莹寒碧。

(0)

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十首·其一

禁钟初动趣传宣,衣袖薰香到御前。

渐近宫前扶下马,内官分引导金莲。

(0)

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其八

千堞蜂腰凸,群山马首朝。

沙场调俊鹘,草窟射丰貂。

闹舞花频簇,狂歌酒恣浇。

今年春事减,土舍雪齐腰。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