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细雨微凉,却未能完全驱散暑热的景象。诗人吕本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首句“小雨生凉挽未回”,以“小雨”为引子,点明了天气的变化,雨滴虽小,却能带来一丝凉意,仿佛是试图挽留夏日的余温,但效果有限。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
次句“只愁残暑闷风雷”,则进一步表达了对酷暑的担忧,担心残余的炎热会因狂风雷电而加剧,形象地表现了夏季末期气候多变、难以预测的特点。这里的“愁”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生活琐事的忧虑。
后两句“老人端坐气如缕,更进先生雨一杯”,将视角转向了人物——一位老人。通过“端坐”、“气如缕”等词语,刻画出老人在炎夏中的静默与疲惫,仿佛生命之线已变得脆弱。在此背景下,诗人又巧妙地引入了“雨一杯”的情节,既是对前文“小雨生凉”的呼应,也寓意着在炎夏中寻求一丝清凉与慰藉。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增添了生活的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傍晚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在复杂环境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史·其一
王孙昔未遇,垂钓在江干。
腰下鹿卢剑,夜夜冲星寒。
朝受丞相知,暮登大将坛。
坛上隆准公,回席愿交欢。
嗟哉绛灌徒,怒发自冲冠。
拔城始授邑,捕寇方拜官。
譬彼南溟翼,万里振羽翰。
枋榆有斥鴳,抢地但仰观。
世事良若斯,志士空长叹。
立夏日同杨钱二孝廉浦进士黄公涧观泉遇王孝廉携美人文如文如擅新声赋十三韵
春归已昨日,宴赏未应休。
以我能行乐,诸君总好游。
暖宜裁白苧,晴不载青油。
路爱云山近,溪连夏木稠。
襟怀容啸傲,胜槩复清幽。
逸兴纵横并,良缘邂逅投。
中贤行浊酒,何客坐飞流。
公子思黄歇,佳人命莫愁。
柳疑回舞态,莺剧转歌喉。
佩可同心解,花因比貌羞。
桃源成误入,竹径许淹留。
及暮犹持烛,乘风且放舟。
当尊肯惜醉,转眼易逢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