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乐六首·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汉水泛滥时的景象,以“常年汉水发”开篇,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与力量。接下来,“槎绕石城流”一句,通过“槎”(木筏)在石城间漂流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洪水的汹涌和不可阻挡之势。
“今夕蒹葭没”则将时间拉至当下,暗示了洪水已淹没了一片片芦苇,景象凄凉而悲壮。最后,“应无南雍州”表达了对洪水可能带来的破坏和影响的担忧,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与忧虑。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深沉而不失理性,是明代诗歌中值得品味的一首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宗人简斋
博文约以礼,夫子诲子渊。
详说将反约,斯语在七篇。
由繁乃入简,此学本圣贤。
卓哉紫阳公,道统得正传。
剖析到精微,而后会大全。
讥以为支离,此说恐未然。
闲邪至敬义,简易斯坤乾。
后学懒用功,疏略取自便。
藉口鹅湖诗,一蹴登青天。
浪云即心是,所学竟类禅。
不知格物学,盖在诚意先。
如斯谓之简,毋乃堕一偏。
此风近颇张,门户欲自专。
君既学双峰,趋向尚慎旃。
路头且要正,莫踏船两舷。
送高录参美任
高安之民椎且质,空蒙恶声头上笔。
独惟猾吏可怕人,架鹰腾霄柙虎出。
贪官乞钱吏手中,庸官仰笔描吏容。
狱情黯菼直为曲,虽欲辨雪何由从。
先生来纠高安狱,直道仁心作民福。
吏知积德不忍欺,囚感吐诚争首服。
掉头不肯徇上官,几回拂意思挂冠。
伸冤振抑必得请,愧杀同列双颧丹。
先生种满甘棠了,天子知贤恨官小。
若人底处可安排,不在玉堂应凤沼。
鳣鲸自不沟渎留,郡官无贤民却愁。
愁公归去莫报德,但祝高门于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