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伯夷(bó yí)的意思:指遵循道义原则,舍弃权力和利益的人。
常行(cháng xíng)的意思:经常行动、习惯性行为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晶晶(jīng jīng)的意思:明亮、清澈、闪耀的样子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禽兽(qín shòu)的意思:指行为举止像禽兽一样的人,形容其品行恶劣,行为下流。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日光(rì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也用来形容事物明亮、光彩夺目。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双瞳(shuāng tóng)的意思:双瞳指的是双眼的瞳孔,用来形容眼睛明亮、炯炯有神。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 鉴赏
这首诗《苦怀六首(其五)》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全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首句“我命而为人,形异禽兽生”,诗人自问为何身为人类,却在形体上与禽兽无异,暗含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接着,“所以异者何,不越纲常行”则揭示了人类之所以不同于禽兽,是因为遵循着社会伦理与道德规范。
“斯道如日光,千古同一明”,将道德比作永恒的阳光,强调道德真理跨越时空,恒久不变。“胡为舍白昼,摘埴涂冥盲”,诗人感叹人们为何放弃光明的道德指引,而选择陷入无知与盲目之中。
“伯夷圣人远,双瞳空晶晶”,引用伯夷作为圣人的例子,表达对高尚道德品质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悲风吹语断,天阔青山横”两句,又描绘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似乎在说即便心中有光明,也难以在现实中传达,周围的世界广阔而冷漠。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象征手法,深刻地探讨了道德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体在面对这种矛盾时的内心挣扎与思考。郑思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对人性、道德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