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懒常思退,才凡但效忠。
愁来须仗酒,一醉倚崆峒。
此诗《湄潭驿遣兴十首(其八)》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描绘了一位边疆守将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流露。诗中通过“持节饬边戍”开篇,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与职责,他肩负着边防重任,驻守在边境线上。接着,“停车问蜀风”,则暗示了他对于地方文化的关注与好奇,显示出其不仅有军事才能,亦有文化修养。
“山川三峡险,文范万方同。”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描绘了边疆地区自然环境的险峻,另一方面则强调了文化精神的广泛与统一,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文化认同的深刻理解。
“身懒常思退,才凡但效忠。”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自认能力平平,却因忠诚之心而坚守岗位,即使感到身心疲惫,也未曾想过退缩。这种自我反省与道德抉择的展现,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最后,“愁来须仗酒,一醉倚崆峒。”一句以酒解愁,借酒消忧,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困境时的普遍心态。同时,倚靠崆峒山,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心灵寄托的一种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边疆守将的复杂心境与高尚情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文化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一身绕千山,远作行路人。
未遂东吴归,暂出西京尘。
仲宣荆州客,今余竟陵宾。
往迹虽不同,托意皆有因。
商岭莓苔滑,石坂上下频。
江汉沙泥洁,永日光景新。
独泪起残夜,孤吟望初晨。
驱驰竟何事,章句依深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