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则班□子,贤于辅嗣甥。
先墓身为殉,新丘手自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挽郑甥主学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逝者生前品德和死后的哀荣场景的描绘,表达了深切的悼念之情。
“亲则班子,贤于辅嗣甥。” 这两句说明郑甥主在世时与亲族关系融洽,并且具有很高的品德,不仅善于管理家庭事务,而且能够教育后辈。
“奠刍终古诀,炊黍霎时荣。” 这里通过对逝者生前所取得成就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崇敬之情。奠刍即是祭祀用的米,终古诀可能指的是长久传承的秘诀或智慧;炊黍则是烹饪谷物,霎时荣可能暗示逝者在世时所获得的荣耀。
“先墓身为殉,新丘手自营。”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和对逝者墓地的关心。先墓指的是逝者的坟墓,身为殉可能意味着逝者生前所珍视之物现在都随其而去;新丘则是新的墓地,手自营表现了诗人亲自参与并照料逝者的安葬事宜。
“老人尤惜泪,何况又偏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老人通常更能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而“偏盲”则增添了一层悲剧色彩,可能是指诗人本身或其他特定情况下的双重不幸。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德行和死后哀荣的描写,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尊崇。
闻君整琴待秋风,我欲从之魂梦通。
素麻髣髴苍髯翁,扬休山立崆峒东。
泪痕犹湿龙门桐,有曲无音悲天公。
猗兰未冷拘幽浓,那知斯道将遂穷。
山矸石烂冥感丛,枝蜩盘蝇迭相雄。
两耳年来怪不聪,群哇扰杂安于聋。
烦君为我调怔忡,流泉隐隐深涧中。
春温廉折各不同,声虽在指意在胸。
云飘柳絮风入松,恍然楼阁坐虚空。
伯牙所知何必钟,白鹤飞来采芹宫。
雨沐秋容薄。莹湖光、琉璃千顷,浪平如削。
步绕湖边佳绝处,时涌琼楼珠阁。
记一一、经行皆昨。
十万人家空翠里,借姮娥、玉鉴相依约。
卷雾箔,飞烟幕。天机云锦才收却。
放芙蓉、岸花十里,翠红成幄。
向晚买舟撑月去,笑引银汉共酌。
醉欲起、骑鲸碧落。
试唤坡仙哦妙句,问淡妆、此夕如何著。
只云月,是梳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