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鸟皆啁啾,反舌声不出。
何忍视蜀鹃,啼完口流血。
檐宇(yán yǔ)的意思:指房屋的檐和宇,用来形容家宅或住所。
啁啾(zhōu jiū)的意思:形容鸟类高声尖叫,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声音尖细刺耳。
反舌(fǎn shé)的意思:指说话人故意颠倒黑白,曲解事实,歪曲真相。
流血(liú xuè)的意思:指流出鲜血,形容战争、冲突等造成严重伤亡。
容悦(róng yuè)的意思:以温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设法使对方感到满意。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饮啄(yǐn zhuó)的意思:形容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和追求程度不同。
宇下(yǔ xià)的意思:指天地之间,广阔无边的世界。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洪亮吉的《自励(其二)》,表达了作者对于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和自我选择的态度。诗中以"宁作无知禽,不愿为反舌"起笔,表明了宁愿保持沉默,不随波逐流的心境。"众鸟皆啁啾,反舌声不出"运用对比,暗示了社会上众人纷纷扰扰,而自己选择保持低调。接着,诗人通过"岂系果无声,无乃事容悦"暗示,不是真的没有声音,而是不愿迎合世俗的欢愉。
"依依檐宇下,饮啄安且吉"描绘了一幅宁静自得的画面,表达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平安吉祥的向往。最后两句"何忍视蜀鹃,啼完口流血"则借蜀鹃悲鸣的形象,表达了对那些因言获罪或过度表达而遭受不幸者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坚守原则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鸟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的批判和自我坚守的立场,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东道石嶙峋,五年已三度。
旁观笑痴愚,讥其不安素。
世事每难平,更甚崎岖路。
人在坦途中,尚有未足处。
况我尝艰辛,几被浮名误。
往来阅历多,举止皆所惧。
今朝复出山,一步一回顾。
恋恋别诸峰,未了青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