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汗(bái hàn)的意思:白白流汗,形容极度劳累或受到极大的打击。
报晓(bào xiǎo)的意思:指报告天亮,报告天明。
残更(cán gēng)的意思:指夜晚已经很深了,但仍有人在唱歌、吹奏乐器等活动。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更正(gēng zhèng)的意思:纠正错误,改正过失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火云(huǒ yún)的意思:形容火势熊熊腾起的样子。
凉月(liáng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因为秋天的月亮较为清冷,所以称之为凉月。
衲衣(nà yī)的意思:指僧人穿的衲衣。比喻清贫无聊的生活。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杉松(shān sō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言行正直,像杉木一样坚定不移。
烧空(shāo kōng)的意思:指把空气或燃料烧尽,形容耗费或浪费得一无所得。
时流(shí liú)的意思:指时间如水流逝,意味着时间的流动和变化。
晓钟(xiǎo zhōng)的意思:晓钟指的是早晨的钟声,比喻警示人们及时行动或者提醒人们做某事。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形容(xíng róng)的意思:用词语或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
阳焰(yáng yàn)的意思:指阳光照射到物体上产生的火焰样的光芒。也可比喻光芒四射、光彩照人。
云阳(yún yáng)的意思:指云彩在阳光照射下的美丽景象,比喻事物美好、光明。
枕簟(zhěn diàn)的意思:枕头和席子,指睡觉时的床上用品。也用来形容舒适的睡眠环境。
正好(zhèng hǎo)的意思:刚好符合预期或需要;恰好
- 注释
- 火云:指火红的云彩,常用来形容夏日天空的景象。
阳焰:炽热的阳光,如同火焰一般。
小槛:小门槛,这里指简陋的居所。
幽窗:幽静的窗户。
旧峰:指诗人记忆中或曾游历过的山峰。
白汗:形容汗水之多,如同白色布条。
流枕簟:汗水浸湿了枕头和竹席,枕簟代指卧具。
清风:清凉的风。
杉松:杉树和松树,常绿乔木,这里可能象征清凉或远离尘嚣之地。
残更:夜将尽时的更次,指深夜。
凉月:凉爽的月光,给人以宁静清凉之感。
远寺:远处的寺庙。
报晓钟:寺庙清晨敲响的钟声,用来报知天明。
秋声:秋天的各种声音,如落叶、秋风等,常带有萧瑟、清冷之意,也寓含成熟、收获。
涤心地:洗涤心灵,使心境变得纯净。
衲衣:僧人的袍子,这里特指洗净的僧衣。
健形容:健康的外貌,形容人精神饱满、身体康健。
- 翻译
- 火红的云彩和炽热的阳光似乎要将天空燃烧,我坐在小门槛或幽暗的窗边思念着远方的山峰。
如今汗水如同白练般浸湿了枕席,却不知清风在何方吹动着杉树和松林。
这将尽的夜正是伴着凉月入眠的好时光,忽然间远处的寺庙传来报晓的钟声。
只等待秋天的声音来净化心灵的世界,僧衣新洗后更显精神饱满的模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思索的情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火云阳焰欲烧空”一句,以热烈的火云来比喻夏日炎炎的天气,同时也映射出一种热情如火的生活状态。然而紧接着,“小槛幽窗想旧峰”,诗人却选择了退隐,通过“小槛”的字眼营造了一种封闭而私密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诗人的内心似乎并没有完全沉浸于外界的热闹,而是保持着一份对往昔山水的思念。
“白汗此时流枕簟”表明了夏夜难以入睡的情形,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身体上的不适,可能是因为炎热的天气。但紧接着,“清风何处动杉松”,诗人又捕捉到了自然界中那清凉而宁静的一刻,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内心对于平和与舒适的渴望。
“残更正好眠凉月”一句,描绘了一幅在凉爽的夜晚安然入睡的情景,既是对身心得到片刻休憩的享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紧接着,“远寺俄闻报晓钟”,通过遥远寺庙传来的清晨钟声,再次唤醒了诗人的意识,同时也为夜晚带来了一个和谐而宁静的结束。
最后两句“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则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秋天以其清新的气息能够净化心灵,而诗人穿着洗净了的粗布衣服,展现了一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与外界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春日六韵
题春佳句属君家,我亦颦眉咏物华。
胸有灵机舒锦绣,天将丽景灿云霞。
绿烟拂地千株柳,红雨飞空十里花。
树底车宜乘小驷,风前扇拟试团纱。
一樽村酿携柑酒,盈把山蔬荐蕨芽。
投得奚囊诗句满,野芳醉插帽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