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母(ā mǔ)的意思:指儿女对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对年长妇女的尊称。
侧侧(cè cè)的意思:指斜向前方或旁边。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苦相(kǔ xiāng)的意思:形容面容憔悴、苦楚的表情。
力力(lì lì)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有力气。
蜻蛉(qīng líng)的意思:比喻人行动迅速、短暂。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少女(shào nǚ)的意思:指年轻的女性,多用于称呼未婚的年轻女子。
徒言(tú yán)的意思:徒劳地说话,无效的言辞。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织作(zhī zuò)的意思:指编织衣物或制作织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村生活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少女在窗前劳作的情景。诗中“侧侧复力力”,生动地刻画了少女在织布时的专注与努力,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与坚韧。接着,“东家少女西家织”一句,巧妙地将不同家庭的少女编织活动串联起来,营造出一种和谐共处、互相学习的氛围。
“高堂阿母苦相催”则揭示了家庭中的亲情压力,母亲的催促既表现了对女儿的关爱,也反映了劳动时代对效率的追求。而“三日当窗断五匹”则具体描述了少女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劳动成果,体现了她们的勤劳和技艺。
最后,“徒言织作衣未成,秋风一夜蜻蛉鸣”两句,以未完成的衣物和秋夜的蜻蛉鸣声为喻,暗示了少女劳作的艰辛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古代农村少女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癸丑夏日斋居苦雨
蠡城五月雨丝密,湿云压檐黑如漆。
街头到处水绕门,路上行人泥没膝。
舟子舣岸如蛎房,两月何曾脱蓑笠。
上年秋涨淹禾苗,农家比户吞声泣。
卖丝粜谷望今年,谁道夏霪甚畴昔。
一片洪涛浮太清,天风未吹海已立。
麰麦方熟尽生耳,陂塘总决江湖一。
侵晨插秧水浸畦,薄暮归耕船入室。
盎中粟罄妇儿啼,官吏催粮如火急。
卖男贴妇安足悲,时有龚黄当见恤。
题赵承旨击鞠图
至元一幅鹅溪绢,四尺不满三尺余。
翰林承旨颇好事,绘取击鞠为斯图。
不知王者是何代,紫棱白面苍虬须。
手提青丝绿玉策,据鞍顾盼神睢于。
左右布列数猛士,衔竿挟杖纷骑驴。
一球委地不得掇,四面击者群争趋。
驴蹄骄蹴势欲动,蹀躞腾遝精神殊。
我闻轩辕习武士,沙虫猿鹤皆前躯。
一击能令力牧怒,蚩尤涿鹿功煌如。
吁嗟王孙际龙战,绘此毋乃含欷歔。
方今海宇尽混一,虎皮盖藏金仆姑。
《云门》既奏泰阶平,纵有筑鞠非兵符。
此图不用示天下,只合简册供清娱,衔竿挟策胡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