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鸟矜春语,湖烟淡夕流。
思君忽自笑,信矣一生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思考。首先,“碧水年年色,幽人复此游”两句,以“碧水”和“幽人”为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碧水长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规律;而“幽人”则代表了诗人自己,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接着,“不因同所好,那得独相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志趣相投之人的渴望。这里的“同所好”指的是共同的兴趣或追求,只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才能在孤独的旅途中得到慰藉和理解。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在世间的孤独感。
“山鸟矜春语,湖烟淡夕流”描绘了傍晚时分,山中鸟儿欢快地鸣叫,湖面上轻烟缓缓飘散的景象。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这样的场景也激发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思君忽自笑,信矣一生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思考着朋友(“君”)的存在,不禁笑了起来,这笑声中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无奈和接受。诗人通过这一自省,似乎找到了某种超脱,认识到人生的漂泊与浮华,但同时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明代理学家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和人生智慧的过程。
一本潼川花瑞菜,全蜀知名谁不爱。
夜雨丛凝色染蓝,春风花噀香如麝。
不知何处得灵根,栽遍牛头山后前。
古佛低头看不厌,声闻鼻孔被渠穿。
上人携种游江浙,味与首阳薇不别。
伏虎岩前清客尝,老饕嚼断娘生舌。
馀香分饷老芝峰,彷佛家园小摘同。
此去零星休卖弄,珍藏大作苏陀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