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收天落川,日动春浮木。
《晓登燕公楼》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晓 登 燕 公 楼 宋 /陈 与 义 栏 干 纳 清 晓 ,拄 杖 追 黄 鹄 。燕 公 不 相 待 ,使 我 立 於 独 。雾 收 天 落 川 ,日 动 春 浮 木 。举 手 谢 时 人 ,微 风 吹 野 服 。
- 注释
- 栏干:庭院或楼台的栏杆。
清晓:清晨。
黄鹄:古代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远。
燕公:可能是对某位尊贵人物的称呼。
相待:等待。
雾收:雾气消散。
天落川:形容天空倒映在河川中。
春浮木:春天的阳光使树木似乎浮动起来。
谢:告别。
时人:当时的人们。
微风:轻轻的风。
野服:野外穿的衣服,可能指简朴的装扮。
- 翻译
- 栏杆迎接清晨的清凉,我持杖追赶黄鹄的踪迹。
燕公没有等待我,让我孤独地站立。
雾气散去,天空映照在河川上,阳光使春天的树木摇曳生姿。
我向世人挥手告别,微风轻拂我的野外衣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晓登燕公楼》,描绘了清晨登楼所见的景象和个人感受。首句“栏干纳清晓”写出了晨曦初照,栏杆上还残留着夜的清凉,展现了早晨的清新宁静。接着,“拄杖追黄鹄”以黄鹄为意象,表达诗人独自漫步的情态,流露出一丝孤独。
“燕公不相待,使我立于独”暗含对友人的思念,暗示燕公不在,诗人只能独自站立,感受到一种被遗忘的寂寥。随后,“雾收天落川,日动春浮木”两句,通过雾气消散、阳光洒落大地,以及春天的到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寓言着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活力。
最后,“举手谢时人,微风吹野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告别和对自然的亲近,轻轻挥手向世人致意,任由微风轻拂身上的衣裳,透露出淡泊名利的超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早春登楼的孤独与感悟,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