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识数行墨,终销两鬓青。
但饮尊中酒,胜于案上萤。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归田杂咏十二首(其六)》表达了诗人对家族藏书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首句“家传馀万卷”描绘了家族世代积累的丰富藏书,然而“世故半凋零”则暗示这些书籍因岁月流逝而逐渐散失或磨损。接着,“虽识数行墨”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珍视,但“终销两鬓青”则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青春不再。
后两句“人多矜敝帚,世复笑玄经”揭示了社会上对旧物和冷僻学问的轻视,人们更看重实用之物,而忽视了如“玄经”(深奥的经典)这样的精神财富。最后,诗人以“但饮尊中酒,胜于案上萤”作结,表达出宁愿沉醉于美酒之中,也不愿在枯燥的读书生活中与微弱的萤火相伴,流露出对世俗观念的疏离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对知识传承与现实价值取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