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已衰容去,风仍劈面来。
绿荫凉过伞,黄泥晒作埃。
半霎(bàn shà)的意思:极短的时间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绿荫(lǜ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阴凉之地,也用来形容得到保护或庇护的地方。
劈面(pī m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直接冲击或突然出现在眼前,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片云(piàn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孤立的一片云彩,也比喻孤立无援或独自一人。
欣然(xī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悦、乐意的样子。
荫凉(yìn liáng)的意思:指遮蔽阳光直射,凉爽舒适的地方,也比喻得到保护或庇护。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征徒(zhēng tú)的意思:招募士兵或雇佣工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秋季节的景象。首句“日已衰容去”表明太阳已经西斜,光线柔和而不强烈,说明时间已经是傍晚时分。这与下一句“风仍劈面来”的凉意相呼应,显示出秋季特有的清凉气候。
“征徒歇得醒”则是说旅行者在休息后恢复了精神,“老子不须催”表明诗人自己并不急于赶路,而是享受着这个时刻。这里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的顺应和放慢脚步的生活态度。
“绿荫凉过伞,黄泥晒作埃”中,“绿荫”指的是树荫,这里用来形容树叶投下的阴凉,“伞”则是古代的一种车盖。诗人通过对比树荫的凉爽和车上泥土被太阳晒干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秋天自然界的生动画面。
最后两句“欣然片云起,半霎又吹开”则表达了诗人看到云彩出现并随风散去时的喜悦心情。这里的“欣然”传递了一种内心的喜悦和宁静,而“半霎又吹开”的景象则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秋游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情感变化,以及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