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正(bù zhèng)的意思:指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气或不道德的行为。
可笑(kě xiào)的意思:荒谬可笑,令人发笑,不值一笑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唐尧(táng yáo)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时具有德行高尚、理念明晰、作风正派的领导者。
天命(tiān mìng)的意思:指个人或事物的命运由天所决定,强调命运的不可抗拒性和无法改变。
亡身(wáng shēn)的意思:指因某种原因而死亡或丧失生命。
效颦(xiào pín)的意思:形容学习或模仿别人的样子、神情。
正自(zhèng zì)的意思:自己纠正错误或改正缺点。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唐尧、舜、太伯以及鲁隐公四位历史人物,展现了对权力、避世与自我牺牲的不同态度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唐尧授舜由天命”,意指唐尧将帝位传给舜是顺应天意的结果,体现了古代君主禅让的高尚品德和权力交接的和平性。接着,“太伯奔吴避圣人”则讲述周太伯为了避让王位,主动离开中原,前往吴地开创基业的故事,展现了个人的道德选择和对家族责任的深刻理解。
然后,诗人以“鲁隐效颦端可笑”来评价鲁隐公的行为。鲁隐公在位期间,曾因害怕自己的行为影响到国家的稳定而采取了一些保守甚至退缩的政策,这在王十朋看来是一种可笑的行为,暗示了鲁隐公可能过于谨慎,缺乏主动作为的精神。
最后,“逊威不正自亡身”是对鲁隐公行为的总结,指出他虽然试图保持谦逊,但这种不正确的做法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灭亡。这里暗含了对鲁隐公行为后果的反思,强调了领导者在面对权力与责任时,应当具备正确的判断力和果断的行动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探讨了权力、避世与自我牺牲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领导者应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