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漫题五首·其一》
《漫题五首·其一》全文
明 / 何吾驺   形式: 古风

结屋古城外,山高多古声。

有无枝树,下望如偃亭。

远远见行客,时没复时明。

行客樵牧,与我自同情

我愿读诗书,客愿游青冥

不入古城里便会居古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会(biàn huì)的意思:指能够很快地掌握学习的意思。

城里(chéng lǐ)的意思:城市内部;城市中心

复时(fù shí)的意思:指时机已过,无法再回到过去。

见行(jiàn xíng)的意思:指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或行为表现,推测出事物的本质或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屋(jié wū)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修建房屋。比喻众人合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实现一个目标。

樵牧(qiáo mù)的意思:指贫苦人家为了生活,不得已放弃家园,离开故乡到外地谋生。

青冥(qīng míng)的意思:指深邃幽远的样子,形容天空或大海的深蓝色。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同情(tóng qíng)的意思:对他人的不幸或困境感到悲痛,并表达出关怀和安慰。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远见(yuǎn jiàn)的意思:指对事物发展的前景、趋势有深远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诗人以“结屋古城外”开篇,点明了地点,随后通过“山高多古声”渲染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宁静美。接着,“上有无枝树,下望如偃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上句写树之高耸,下句则以“偃亭”(倒下的亭子)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从高处俯瞰所见的景象,既展现了空间的层次感,又蕴含了一种时间的流逝感。

“远远见行客,时没复时明”描绘了远处行人的动态,通过“时没复时明”的变化,不仅表现了光线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常态。接下来,“行客虽樵牧,与我自同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行客的理解与共鸣,无论是劳作的樵夫还是放牧的人,都与诗人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超越身份界限的共情。

最后,“我愿读诗书,客愿游青冥”表达了诗人与行客各自的心愿,前者渴望通过读书来丰富心灵,后者可能向往更广阔的天空或未知的世界。这种愿望的表达,既展现了个人的理想追求,也反映了对自由与知识的普遍渴望。“不入古城里,便会居古城”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归属感,即使身处繁华之外,也能在心中构建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何吾驺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猜你喜欢

一叶落

泪眼注,临当去,此时欲住已难住。

下楼复上楼,楼头吹雨。风吹雨,草草离人语。

(0)

幽居静坐

幽居惟自适,一编聊自遣。

白昼一何长,安不自黾勉。

古人虽往矣,微旨亦须阐。

空檐滴长漏,炉香生宝篆。

每当兴会嘉,双手不释卷。

嗟哉世俗子,不解亲坟典。

(0)

登圌山绝顶

极目微茫接远天,山光水色两悠然。

风尘不到烟萝里,云月时来梵座前。

僧影独依幽涧树,钟声疑上夕阳船。

相看举世同蕉鹿,三叹孤峰仰昔贤。

(0)

游朱陵观

洞天三十六,于此最称奇。

高阁飞云入,断桥流水澌。

鸟鸣谈道处,花落炼丹池。

仙去多遗迹,低徊动感思。

(0)

秋夜宿八峰山房

黄花篱下乱蛩鸣,古寺秋高岭月明。

夜半石床清睡去,不知枕上落泉声。

(0)

春佃六首·其二

久雨不敢厌,有事在西畴。

戴笠随人行,望望荒山丘。

春风吹我衣,飘然忘去留。

爱彼绿遍野,远近驰双眸。

试问往来者,知我心中否。

与尔情均同,所异能不忧。

饱煖百念灰,饥寒岂无求。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