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堂僧定后,荒径客来稀。
烟散千山远,江空一鸟飞。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上方寺的宁静与禅意。首句“春草正芳菲”,以春草的生机勃勃开篇,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与活力。接着,“禅关隐翠微”一句,将禅寺隐匿在一片翠绿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古堂僧定后,荒径客来稀”两句,通过描述僧人静修后的古堂和来访者稀少的荒径,进一步强调了寺院的清幽与寂静。这种环境不仅适合僧人修行,也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烟散千山远,江空一鸟飞”描绘了一幅辽阔而空旷的画面,远处的山峦在烟雾中若隐若现,江面上只有一只孤鸟飞翔,更添了几分孤独与深远之感。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最后,“坐听钟磬晚,双树思依依”则以钟磬声结束,钟磬是佛教仪式中的重要元素,象征着佛法的庄严与神圣。诗人坐在双树(即菩提树)下,听着钟磬声,心中充满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禅宗精神的深深思考。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感悟,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佛法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里上方寺的静谧之美,以及诗人在此境遇中所体验到的禅意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