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我亦西园主,却欠公麟十六人。
《题周□□西园雅集卷·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题周□□西园雅集卷》(其一),通过诗文表达了对古代画家李公麟作品的赞赏以及对西园雅集场景的向往之情。
“记得西园画本真”,开篇即点出主题,提及对西园画作的真实记忆。这里的“西园”不仅指具体的园林,更象征着高雅的聚会与艺术的殿堂。“公麟妙笔已传神”,赞扬了李公麟的绘画技艺高超,能够将人物的精神风貌生动地呈现在画作之中。李公麟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尤其以描绘士大夫的生活场景著称。
接下来,“于今我亦西园主”,诗人自比为西园的主人,表达了自己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我”既是诗人本人,也代表了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实现和超越。诗人通过这一句,将自己的身份与西园画作中的雅集场景相联系,暗示了自己在精神层面已经成为了一个能够欣赏并理解这种高雅生活的人。
最后,“却欠公麟十六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完整再现西园雅集场景的遗憾。这句话既是对李公麟画作中缺失部分的惋惜,也是对理想中完整雅集的渴望。在诗人的想象中,完整的西园雅集应该包含更多的参与者,而这些参与者正是李公麟画作中所缺少的十六人。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审美追求,也流露出一种对完美情境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公麟画作的赞美和对西园雅集场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和艺术美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情境的渴望与遗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舜歌南风
溯维鳏在下,元德早升闻。
钦受心传秘,奋庸帝载勤。
四门惟吁俊,八伯已歌云。
大鹿兴于野,五弦咏是薰。
阜财期畅遂,解愠化嚣纷。
初虑同时舞,中谣比律殷。
咸熙庶哉绩,用协焕乎文。
岂不怀景仰,瞠如空自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