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飞蚊》
《飞蚊》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九月不肃霜,十月犹飞蚊。

知从何来,乘昏动成群

利巧能嘬,类多非可熏。

青蝇白鸟,自古常纷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鸟(bái niǎo)的意思:白鸟指的是纯洁无暇的美丽鸟类,也用来比喻品德高尚、清白无辜的人。

不肃(bù sù)的意思:不庄重、不严肃

成群(chéng qún)的意思:指许多人或动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古常(gǔ cháng)的意思:古代常态或常用的事物。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类多(lèi duō)的意思:形容种类繁多,具有多样性。

利巧(lì qiǎo)的意思:指人机灵聪明,善于巧妙地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青蝇(qīng yíng)的意思:指那些喜欢在别人困难或者不幸的时候加以讥讽、嘲笑或者乘虚而入的人。

十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或期限的最后阶段,也用来形容事物接近完成或结束。

肃霜(sù shuāng)的意思:指对待、对待事物严肃认真,不敢掉以轻心。

知从(zhī cóng)的意思:顺从、听从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鉴赏

这首诗名为《飞蚊》,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诗中描绘了九月未至霜期,十月蚊虫仍在飞舞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独特现象。诗人以“不知从何来,乘昏动成群”开篇,巧妙地描述了蚊虫在黄昏时分聚集的场景,生动形象。

接着,“觜利巧能嘬,类多非可熏”两句,通过蚊虫的嘴部特征和难以驱除的特点,进一步揭示了蚊虫的特性。诗人运用“青蝇与白鸟,自古常纷纷”作为结尾,将蚊虫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相比较,表达了对自然界多样性和生命循环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飞蚊这一特定自然现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也蕴含了对自然界深刻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诗人传达了对生命多样性的赞美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天宁节口号

九天宫阙五云新,共向中间望紫宸。

几杖一千年父老,衣冠三万里君臣。

濑乡老子如今桧,蒙县庄生上古椿。

就祝圣君千万岁,过于天上寿星辰。

(0)

依韵和查许国梅花六首·其六

共月新成榜字黄,使君霜鬓未须忙。

春前腊后千回顾,天上人间一分香。

庄子梦魂休道识,太公牙齿要须尝。

论功纵在姚黄下,果子花中合是王。

(0)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其六

平生仕宦不求奇,谁怕他人夺我池。

地胜更无尘可到,天阴惟有病先知。

从教宝塔来当面,消得云楼为折枝。

看取鶠堂何似好,夜深歌管月明时。

(0)

过石头镇寄文渊·其二

容颜不少如前日,景物犹多似旧时。

匹马瞻相无尽意,双泉想像不胜悲。

(0)

和游双泉·其一

投明一雨见年丰,此乐知君与我同。

左右水声长不绝,却疑身在钓船中。

(0)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其五

五更风雪霁层霄,残月寒星共泬寥。

道路长如之字转,胡人能以近为遥。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