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菊抱丛香欲尽,一株南烛独如丹。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倚 阑 宋 /陆 游 满 庭 晴 日 破 朝 寒 ,粥 罢 披 裘 小 倚 栏 。残 菊 抱 丛 香 欲 尽 ,一 株 南 烛 独 如 丹 。
- 注释
- 满庭:整个庭院。
晴日:晴朗的太阳。
破朝寒:驱散早晨的寒冷。
粥罢:吃完粥后。
披裘:穿着皮衣。
小倚:稍微倚靠。
栏:栏杆。
残菊:凋谢的菊花。
抱丛:簇拥。
香欲尽:香气即将消失。
一株:一棵。
南烛:南天烛,一种植物,又称朱槿。
独如丹:独自鲜艳如丹红。
- 翻译
- 阳光洒满庭院,驱散了早晨的寒意,喝完粥后我穿着皮衣稍作倚靠在栏杆上。
凋零的菊花簇拥着残留的香气,即将消逝殆尽,而一株南天烛独自鲜艳如丹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秋日景象。"满庭晴日破朝寒",诗人以早晨的阳光穿透淡淡的寒意,映照在庭院之中,展现了初升阳光带来的温暖与生机。"粥罢披裘小倚栏",诗人喝完粥后,身着皮衣稍作休息,倚靠在栏杆上,流露出闲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残菊抱丛香欲尽,一株南烛独如丹",则是对眼前景致的细致刻画。"残菊"暗示了季节已近深秋,菊花虽已凋零,但仍散发出残留的香气。"抱丛香欲尽",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即将凋谢的情态。而"一株南烛独如丹",则以南天竹(又称丹桂)的鲜艳红色与之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凸显了秋天的色彩斑斓和孤寂感。
整体来看,陆游的《倚阑》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庭院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淡然闲适又略带寂寥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旧二首·其二
君不见蜀师浑甫字伯浑,半生高卧蟆颐村。
才不得施道则尊,死已骨朽名犹存。
文章落笔数千言,上友离骚下招魂。
望之眉宇何轩轩,高谈浩若洪河翻。
范尹敬如绮与园,方饰羔雁登衡门。
小人谤伤实不根,妄指拱璧求瑕痕。
穷通在公岂足论,浮云终散朝阳暾。
安得此老起九原,入赞国论苏黎元。
寄题周丞相平园
先生道心平如砥,秋毫忿欲何曾起。
漫将周易著床头,本不洗心那洗耳。
先生国论如砥平,三朝倚之作权衡。
泰阶两两元不动,自然万里无欃枪。
如今归来曲肱卧,世事无穷俱看破。
不栽桃李不锄兰,山僧野叟时来过。
吾侪七十固已寿,更到期颐亦何有。
倘知生死本自平,拈放一边如把酒。
寄子虡
老自安故乡,况复触罪罟。
五年三奉祠,每请幸听许。
贫家似破屋,随事且撑拄。
虽殊乞墦肉,已近掘野鼠。
平生胆力薄,不敢犯张禹。
有时一言失,恐惧气如缕。
念此思挂冠,白首冀安处。
吾儿哀乃翁,岁暮忍羁旅。
何时得斗粟,归舍聊共煮。
便草北关书,乞骸归卒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