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倚阑》
《倚阑》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满庭晴日朝寒,粥罢披裘倚栏

残菊抱丛香欲尽,一株南烛独如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án
sòng / yóu

mǎntíngqíngcháohánzhōuqiúxiǎolán

cánbàocóngxiāngjìnzhūnánzhúd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菊(cán jú)的意思:指在秋天将至时,菊花开始凋谢,只剩下几片残败的花瓣。比喻残破的事物或残存的事物。

朝寒(cháo hán)的意思:指早晨的寒冷。

披裘(pī qiú)的意思:披着毛皮的衣裳。形容装束华丽,但内心卑鄙。

晴日(qíng rì)的意思:晴日指的是晴朗的天气,没有云彩和阴霾。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注释
满庭:整个庭院。
晴日:晴朗的太阳。
破朝寒:驱散早晨的寒冷。
粥罢:吃完粥后。
披裘:穿着皮衣。
小倚:稍微倚靠。
栏:栏杆。
残菊:凋谢的菊花。
抱丛:簇拥。
香欲尽:香气即将消失。
一株:一棵。
南烛:南天烛,一种植物,又称朱槿。
独如丹:独自鲜艳如丹红。
翻译
阳光洒满庭院,驱散了早晨的寒意,喝完粥后我穿着皮衣稍作倚靠在栏杆上。
凋零的菊花簇拥着残留的香气,即将消逝殆尽,而一株南天烛独自鲜艳如丹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秋日景象。"满庭晴日破朝寒",诗人以早晨的阳光穿透淡淡的寒意,映照在庭院之中,展现了初升阳光带来的温暖与生机。"粥罢披裘小倚栏",诗人喝完粥后,身着皮衣稍作休息,倚靠在栏杆上,流露出闲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残菊抱丛香欲尽,一株南烛独如丹",则是对眼前景致的细致刻画。"残菊"暗示了季节已近深秋,菊花虽已凋零,但仍散发出残留的香气。"抱丛香欲尽",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即将凋谢的情态。而"一株南烛独如丹",则以南天竹(又称丹桂)的鲜艳红色与之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凸显了秋天的色彩斑斓和孤寂感。

整体来看,陆游的《倚阑》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庭院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淡然闲适又略带寂寥的心境。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赠过门道人

朝行市尘中,奔马不可及。

暮涉清溪流,芒屦了不湿。

岩扉一丹灶,山路两书笈。

白驴可置掌,童子亦绝粒。

邂逅安期生,电逝不暇揖。

太华独嶷然,万仞道傍立。

(0)

感旧二首·其二

君不见蜀师浑甫字伯浑,半生高卧蟆颐村。

才不得施道则尊,死已骨朽名犹存。

文章落笔数千言,上友离骚下招魂。

望之眉宇何轩轩,高谈浩若洪河翻。

范尹敬如绮与园,方饰羔雁登衡门。

小人谤伤实不根,妄指拱璧求瑕痕。

穷通在公岂足论,浮云终散朝阳暾。

安得此老起九原,入赞国论苏黎元。

(0)

寄题周丞相平园

先生道心平如砥,秋毫忿欲何曾起。

漫将周易著床头,本不洗心那洗耳。

先生国论如砥平,三朝倚之作权衡。

泰阶两两元不动,自然万里无欃枪。

如今归来曲肱卧,世事无穷俱看破。

不栽桃李不锄兰,山僧野叟时来过。

吾侪七十固已寿,更到期颐亦何有。

倘知生死本自平,拈放一边如把酒。

(0)

寄子虡

老自安故乡,况复触罪罟。

五年三奉祠,每请幸听许。

贫家似破屋,随事且撑拄。

虽殊乞墦肉,已近掘野鼠。

平生胆力薄,不敢犯张禹。

有时一言失,恐惧气如缕。

念此思挂冠,白首冀安处。

吾儿哀乃翁,岁暮忍羁旅。

何时得斗粟,归舍聊共煮。

便草北关书,乞骸归卒伍。

(0)

假寐见海山异甚作小诗记之

海如黛色深,浪作雪点溅。

数峰黄金山,巉绝出水面。

此非想与因,了了目中见。

何时真往游,浮世付掣电。

(0)

读史有感三首·其二

昔人识不过十字,富贵封侯渠自如。

龟堂闭门万卷读,一字不肯供时须。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