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尤省事,于世转无求。
欲知身所住,同寓訾家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春日景象。诗人吕本中通过“桥断客途少”开篇,巧妙地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接着,“春深花已休”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的更迭,也暗含了对繁华消逝的感慨。
“闭门尤省事,于世转无求”,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态度,他选择关闭心扉,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生活态度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来往只诸老,相期非壮游”,诗人以“诸老”的身份自居,表明他与世无争,不追求功名利禄,只与志同道合的老友相交,享受简单纯粹的友情。这反映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摒弃。
最后,“欲知身所住,同寓訾家洲”一句,既透露了诗人居住的具体地点——訾家洲,又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足与认同。訾家洲作为一个隐喻,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避世之所,一个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心灵栖息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断桥、春景、闭门、老友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
破疑庵里押衙石,尘外堂中急就章。
犹有春风为披拂,看人歌舞过残阳。
浙江大浪如履空,镜湖挟天雨复风。
我行独到勾践国,寒溪一溜蜿蜒通。
蛰龙已卧潭谷底,湿萤不照蒲苇丛。
山林卑陋无栝柏,霸气埋没惟蒿蓬。
是时初冬未凝冱,天地苍莽日常暮。
涉江芙蓉不复采,缘道野菊谁能顾。
饥乌远雁长追随,夜闻悲鸣朝见飞。
前村鸡犬护篱落,此复何苦号其栖。
自伤憔悴少筋骨,半生逆旅长太息。
王家少年未省事,扁舟往来何所自。
百年有意存礼乐,一饱未足谋通塞。
且能对酒长酣歌,圣贤有命可若何。
自耕不要从人得,知在卢南第几街。
吴地于今说佳丽,浙人自昔巧安排。
包容花竹春留巷,谢遣蒲荷雪满涯。
必想新园名字出,故时台馆半沉埋。
为爱千竿玉,垂阴似古城。
弟兄俱挺立,文献各标名。
握粟亲年晚,浮家越浪轻。
相期早得意,还伴此君清。
明经六十未收科,自取南宫计若何。
来岁须将一战霸,浮家今厌百程过。
预愁菊蕊行中破,还喜梅花到后多。
从古功名致身早,误随陶令晚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