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省 试 晦 日 与 同 志 昆 明 池 泛 舟 唐 /朱 庆 馀 故 人 同 泛 处 ,远 色 望 中 明 。静 见 沙 痕 露 ,微 思 月 魄 生 。周 回 余 雪 在 ,浩 渺 暮 云 平 。戏 鸟 随 兰 棹 ,空 波 荡 石 鲸 。劫 灰 难 问 理 ,岛 树 偶 知 名 。自 省 曾 追 赏 ,无 如 此 日 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荡(bō d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起伏不定,变化不定。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浩渺(hào miǎo)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无法估量的样子。
劫灰(jié huī)的意思:指盗墓、掘坟。
兰棹(lán zhào)的意思:形容船只在水上行驶时稳定而顺利。
难问(nán wèn)的意思:难以询问或得到答案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沙痕(shā hén)的意思:指沙子上的痕迹,比喻事物的痕迹或迹象。
石鲸(shí jīng)的意思:指人心如石,没有感情和情感。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问理(wèn lǐ)的意思:指向他人请教,探求真理或解决问题。
无如(wú rú)的意思:没有比得上的、无法相比的
远色(yuǎn sè)的意思:指远离尘嚣的山水风景,也可用来形容远离纷扰的宁静环境。
月魄(yuè pò)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辉。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周回(zhōu huí)的意思:周围转回,形容事物循环不已。
追赏(zhuī shǎng)的意思:指人们追求名利、财富等物质利益。
自省(zì xǐng)的意思:指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言论等,对自己进行深思熟虑的反思和审视。
- 注释
- 故人:老朋友。
泛处:泛舟的地方。
远色:远处的景色。
明:明亮。
沙痕:沙滩痕迹。
月魄:月亮的影子。
周回:周围。
馀雪:残留的积雪。
浩渺:广阔。
暮云:暮色云层。
戏鸟:嬉戏的鸟儿。
兰棹:兰花装饰的船桨。
石鲸:石鲸的幻影。
劫灰:灾难的遗迹。
岛树:岛上的树木。
偶知名:偶尔能辨识出名字。
自省:反思。
追赏:追忆欣赏。
无如:没有比得上。
此日情:今日的情感。
- 翻译
- 老朋友一同泛舟的地方,远处的景色在眼中明亮。
静静观察,沙滩上的痕迹显现,微小的思绪仿佛月亮的影子产生。
周围还残留着积雪,广阔的暮色云层平展无边。
嬉戏的鸟儿跟随在兰花装饰的船桨旁,空荡的水面摇曳着石鲸的幻影。
灾难的遗迹难以探寻道理,岛上的树木偶尔能辨识出名字。
反思过去,再没有哪一天的情感能与今日相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诗人在一个晦日与同志一起泛舟于昆明池的情境中,展现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感慨。开篇“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远景,勾勒出诗人与旧友共同漂泊的场景,渲染了一种淡远的情怀。
接下来的“静见沙痕露,微思月魄生”表达了诗人在宁静中观察到河沙上的水迹,以及对夜晚月光下幻影的细腻思考。这两句不仅写实景象,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深邃。
“周回馀雪在,浩渺暮云平”则描绘了一幅冬末残雪与广阔晚霞交织的画面,这种景象既是自然之美,也映射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淡淡的孤寂,又有一份开阔。
“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中的“兰棹”可能指的是船上的木桨,而“空波荡石鲸”则是对水面波纹及隐现于波下的磐石的生动描绘。这里的“戏鸟”与“空波”,表现了诗人在此刻所感受到的自然和谐。
“劫灰难问理,岛树偶知名”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劫灰”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变化,而“岛树”则象征着孤独与静谧。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世事变迁无法深究,以及个人的渺小和命运的无常。
最后,“自省曾追赏,无如此日情”显示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顾与珍视,同时也强调了当前这份难得的情感体验,是以前所不及的。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友情和岁月的深切感怀,以及对生活中难得平静时光的珍惜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村行即事
客中颇觉身无事,徐步西村引兴长。
茅舍竹篱分向背,麦畦麻棱间青黄。
少妇乘时方煮茧,老翁择日又移秧。
农家满眼皆生意,应是无心出此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