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老(ài lǎo)的意思:尊敬和关爱老年人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半折(bàn shé)的意思:指折断一半,形容力量或精神受到严重削弱。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凋谢(diāo xiè)的意思:指花朵凋谢,比喻事物的兴盛逐渐消退。
古月(gǔ yuè)的意思:古老的月亮,指古代的事物或人物。
鹤山(hè sh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品质高尚或者形象高雅。
何郎(hé láng)的意思:指没有出息、不务正业的人。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旧时(jiù shí)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如同一场梦境般虚幻、逝去。
倦客(juàn kè)的意思:指疲惫的旅客或客人。
枯槎(kū chá)的意思:指被水浸泡过久的木头,因干燥而变得枯朽脆弱。比喻人体衰老或事物衰败。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篱落(lí luò)的意思:指围住庄园、花园等的篱笆。比喻人的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难忘(nán wàng)的意思:难以忘记的,令人深刻记住的。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且休(qiě xiū)的意思:表示停止、罢休,不再继续下去
疏瘦(shū shòu)的意思:形容人体态消瘦,骨瘦如柴。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岁华(suì huá)的意思:岁月的光景,指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头上(tóu shàng)的意思:指在头部上方或顶部。
西州(xī zhōu)的意思:指远离中央政权的边远地区。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相依(xiāng yī)的意思:相互依赖,互相关联
休问(xiū wèn)的意思:不再问询或打听。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 注释
- 春:春季。
老来:老年。
疏瘦:清瘦。
古月:古老的月亮。
松竹:松树和竹子。
晕藓:斑驳的苔藓。
渴龙:比喻渴望水的龙。
岁华:岁月。
横枝:横生的树枝。
何郎:诗人何某。
西州:古代地名,这里指远方。
西湖:著名的杭州西湖。
放鹤:隐士行为,寓意超脱。
人未归:人尚未回来。
- 翻译
- 春天的到来使白色显得更加娇嫩。我特别喜爱在年老时欣赏它的清瘦之美。
在黄昏古月的映照下,松竹相伴的景象格外动人。
斑驳的苔藓和枯木半折,倒映在波光中,仿佛渴龙在窥视。
随着岁月流逝,篱笆边的景色凋零,雪后枝头忽然横生。
百花盛开时,暂且不必问它为何向北开放得晚。
年迈的诗人何郎,即使不再年轻,诗情并未消减。
只有那西州的疲倦旅人,不敢提及西湖往昔的风光。
最令人难忘的是,山中放鹤之地,人仍未归。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张炎所作,题目为《尾犯》。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梅花的诗,同时也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状态的一种表达。
开篇“一白受春知”写的是梅花在春天里独自绽放,它不与其他花朵争艳,而是到了老来才真正地展现出了它的美丽。接着“独爱老来,疏瘦偏宜”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之所以独爱的原因,因为它在衰老中显得更加有特色。
“古月黄昏,许松竹相依”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古老的月亮在黄昏时分下照耀着松树和竹子,它们互相依偎。这里的意境给人以深远的感受。
“晕藓枯槎半折,影浮波、渴龙倒窥”则是对梅花枝头在水面上的倒映的描写。诗中使用了“晕藓”来形容树枝被苔藓所覆盖,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加深了梅花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岁华凋谢,水边篱落,雪后忽横枝”写的是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以及梅花在冬天雪后的坚韧。这里“岁华凋谢”表达了时光易逝之意,而“雪后忽横枝”则强调了梅花的顽强生命力。
“百花头上立,且休问、向北开迟”是在说尽管其他花朵纷纷开放,但请不要急于询问我为何迟缓地在北方开放。这里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晚年生活态度的一种写照。
“老了何郎,不成便无诗。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说著、西湖旧时”则表达了诗人的自嘲与怀念之情。在年迈之际,诗人感到自己已不再能够创作出好诗,但他依然是那个在西州行走的疲惫旅者,心中充满对西湖旧日美好的回忆。
“难忘处,放鹤山空人未归”则是在表达那种难以忘怀的情感,以及内心深处对于某个地方或某段经历无法释怀的心情。
综观全诗,这不仅是对梅花的赞颂,更是诗人自身生命历程和精神状态的一种抒写。通过咏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于年华易逝、时光难留的无奈与感慨。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极具层次感,同时也体现出了诗人的深沉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