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失鹭鸶》
《失鹭鸶》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野格由来倦小池,惊飞却下碧江涯。

月昏风急何处宿,秋岸萧萧黄苇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ī
táng / zhèng

yóuláijuànxiǎochíjīngfēiquèxiàjiāng

yuèhūnfēngchù宿qiūànxiāoxiāohuángwěizh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江(bì jiāng)的意思:碧江指的是水流清澈、碧绿而宽广的江河。在成语中,碧江常常象征着美好的环境和繁荣。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惊飞(jīng fēi)的意思:形容受到突然的惊吓而惊慌失措,如同被吓得飞起来一样。

却下(què xià)的意思:推辞或拒绝,不接受或不采纳。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翻译
野性的鸟儿向来厌倦了小池塘,突然惊飞后落在青色江边的芦苇丛中。
月色昏暗,风势猛烈,它该在哪里找个栖息之处?秋天岸边,只有萧瑟的黄苇摇曳。
注释
野格:形容鸟儿的野性习性。
小池:小型水塘。
惊飞:受惊而飞起。
碧江涯:青色的江边。
月昏:月光昏暗。
风急:风力强劲。
何处宿:何处栖息。
秋岸:秋季的河岸。
萧萧:形容风吹动的声音。
黄苇枝:黄色的芦苇。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孤独漂泊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野格由来倦小池" 一句,以 "野格" 代指失落的鹭鸶,表达它对归宿的渴望和疲惫的情状。"惊飞却下碧江涯" 则形象地描绘了鹭鸶因惊吓而仓促降落于江边的场景,通过 "惊飞" 二字传递出一种仓皇失措之感。

接下来,"月昏风急何处宿" 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天气的突变,以及鹭鸶对于夜宿之地的迷茫与不安。"秋岸萧萧黄苇枝" 则描绘了一幅秋季江岸的萧瑟景象,黄色的苇枝在秋风中摇曳,增添了诗中的寂寞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生命漂泊无定的哀愁,以及对归宿温暖的渴望。诗人以此抒发个人情感,与大自然的情景相互映衬,展现了深厚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探芳信.重九前一日,大兄赴城北买菊归,各赋小词记事

向城北。问野圃浓霜,这番消息。

道寒花都放,莫迟去寻觅。

携奴荷锸随黄蝶,踏断残芜碧。

忽惊看、一簇斜阳,满篱霜色。金盏为君拭。

有疏影疏香,移来书室。几日帘前,经岁又相忆。

忍寒翠里灯花下,一一重搜剔。

趁重阳,细雨轻烟澹日。

(0)

柳梢青.湖亭晚望

曲曲青山。溶溶碧涧,堤柳垂烟。

风送蘋香,松阴避日,凉浸珠帘。清溪翠竹朱栏。

凝望处、□□心闲。澹澹斜阳,萧萧芦荻,鸦鸟留连。

(0)

忆王孙.春暮

繁红落尽绿阴稠。几度寻芳帆小舟。

九十春光逐水流。点点杨花波面浮。

(0)

金缕曲.次絅士韵

北宋南唐继。问词坛、双飞健将,而今有几。

太白才华江令笔,一样花生梦里。

谱妙句、金荃堪拟。

旧酿蒲桃新拨瓮,倒芳樽、共把尘襟洗。

沧海量,更谁比。清谈雅吐如虹气。

骋吟怀、齐霏玉屑,尘挥难已。

便化西湖波作酒,那怕刘伶醉死。

总不学、眼醒屈子。

我亦浇书成素癖,要青旗、买遍江南地。

拼酩酊,画屏倚。

(0)

苏幕遮

绿窗闲,红雨静。无奈春归,无计留春定。

燕子含愁蝴蝶病。薄幸东风,短了桃花命。

昼初长,香已尽。一树垂杨,一架秋千影。

半卷湘帘银蒜冷。楼外青山,楼上愁人凭。

(0)

凤凰台上忆吹箫.再和心斋

叠叠云笺,行行鲛颗,令人咄咄书空。

把新词吟遍,欲和难工。

剔尽长灯听雨,真负却、作达心胸。

一滴滴,声随肠断,泪染绡红。朦胧。

模糊病眼,看五色迷离,头脑冬烘。

叹文章有道,何补闺中。

博得一场愁梦,思量著、误学屠龙。

空自教,年年纸穴,辛苦雕虫。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