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双飞鹤,年多松已枯。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芜(chūn wú)的意思:指春天的草木茂盛、繁花似锦的景象。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地名(dì míng)的意思:指以地名为主要内容的成语,通常与特定地区的历史、传说、风俗等相关。
梅真(méi zhēn)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本质或内在品质。
平野(píng yě)的意思:平野指的是平坦的大地,没有山丘或者丘陵。在成语中,平野常常用来形容平静、平稳的状态。
上春(shàng chūn)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却仍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是须(shì xū)的意思:表示必须,必需
双飞(shuāng fēi)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一起飞行,也可以指两个或多个人一起成功或失败。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羽化(yǔ huà)的意思:指鸟类蛹化为成鸟,比喻人经过苦难后获得新生。
- 翻译
- 梅花犹如仙人羽化般超凡脱俗,万古长存仿佛只是瞬息之间
此处地名虽仍留存,但西山云雾也显得孤独无依
井边遗迹已被平原水流淹没,祭坛台阶已被春天的杂草覆盖
即使仍有成对的白鹤飞翔,但年深日久,松树早已枯萎
- 注释
- 梅真:梅花的高洁与真实。
羽化:原指道教中修炼成仙,此处形容梅花如仙人般超凡脱俗。
万古:指时间极为久远,相当于“万代”或“永久”。
须臾:片刻,瞬间,形容时间短暂。
此地:这里,指诗人所处之地。
名空在:地名虽仍然存在,但实际景物已发生巨大变化。
西山:西方的山,具体指某座山或泛指西方的山脉。
云亦孤:云雾显得孤单寥落,暗示此地荒凉冷清。
井痕:井的遗迹,可能指井口、井壁等痕迹。
平野水:平原上的流水,可能指河流、湖泊或湿地。
坛级:祭坛的台阶,古代常建坛祭祀天地神灵。
上春芜:被春天的杂草覆盖,形容祭坛建筑荒废已久。
纵有:尽管有,即使有。
双飞鹤:成对飞翔的白鹤,常象征长寿、吉祥或隐逸之士。
年多:经过很多年,指时间久远。
松已枯:松树已经枯萎,暗示昔日繁盛景象不再。
- 鉴赏
诗中“梅真从羽化,万古是须臾”两句,运用了道家思想,将梅花比作仙境之物,表达了对永恒与瞬间的哲学思考。"此地名空在,西山云亦孤"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享自然之美的情怀。
"井痕平野水,坛级上春芜"两句,以具体景物写出岁月沧桑和自然轮回的意境。这里的“井痕”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春芜”则是生命力与时光消长之间微妙关系的体现。
最后,“纵有双飞鹤,年多松已枯”通过对比永恒不变的鹤与易于衰老的松树,强调了自然界中生生不息与无常并存的哲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甲寅四月,偶赴琴城,晤西京吾兄,欢谈竟日,阔别五六年,精神如昨,出先德柳村图属题。柳村都兄之尊人,弟之世长也,弟即不文,就少年所闻见者而略叙之,虽不足概平生,而落落大端已在,于是赋五古一章,所以纪实也,质之吾兄当乎否乎
造庐得披图,小小只尺幅。
易于摩躯干,难于绘眉目。
遗貌而取神,妙手得真诀。
因柳以为号,是乃泉明属。
翳余十五龄,侍父登门读。
堂上列尊彝,庭前莳花木。
艇子系垂杨,一水纡回绿。
时公正强盛,湖海气充足。
所笃在乎行,所崇在乎学。
刀圭救生灵,粟米赡亲族。
治心犹治文,骊珠已在握。
每待落课时,入塾衣冠肃。
米家书画船,赵氏金石录。
公本赏鉴家,嗜古兼收蓄。
地以人著名,人为地造福。
宜乎继起者,庭除富兰玉。
忽忽十馀年,变迁感陵谷。
斯图得重展,怎不三薰沐。
手笔罗燕许,香艳摘宋屈。
永永寿贞珉,悬为正与鹄。
予果何所云,敷述平生熟。
逸事倘传闻,再倩名贤续。
《甲寅四月,偶赴琴城,晤西京吾兄,欢谈竟日,阔别五六年,精神如昨,出先德柳村图属题。柳村都兄之尊人,弟之世长也,弟即不文,就少年所闻见者而略叙之,虽不足概平生,而落落大端已在,于是赋五古一章,所以纪实也,质之吾兄当乎否乎》【清·王季珠】造庐得披图,小小只尺幅。易于摩躯干,难于绘眉目。遗貌而取神,妙手得真诀。因柳以为号,是乃泉明属。翳余十五龄,侍父登门读。堂上列尊彝,庭前莳花木。艇子系垂杨,一水纡回绿。时公正强盛,湖海气充足。所笃在乎行,所崇在乎学。刀圭救生灵,粟米赡亲族。治心犹治文,骊珠已在握。每待落课时,入塾衣冠肃。米家书画船,赵氏金石录。公本赏鉴家,嗜古兼收蓄。地以人著名,人为地造福。宜乎继起者,庭除富兰玉。忽忽十馀年,变迁感陵谷。斯图得重展,怎不三薰沐。手笔罗燕许,香艳摘宋屈。永永寿贞珉,悬为正与鹄。予果何所云,敷述平生熟。逸事倘传闻,再倩名贤续。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0767c6d30672d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