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融师松斋》
《题融师松斋》全文
宋 / 张舜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未解子荆流可枕,冷笑陶令琴无弦。

临流有耳安用洗,续弦得胶还自煎。

不禁巢边黄口闹,不作竿上鲇鱼缘。

但欲移床倚西壁,共师饱听松风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不禁(bù jīn)的意思: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冷笑(lěng xiào)的意思:冷嘲热讽,嘲笑讽刺他人。

鲇鱼(nián yú)的意思:指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追求享乐而不肯努力工作的状态或心态。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续弦(xù xián)的意思:指丈夫去世后,妻子再嫁的情况。

陶令琴(táo lìng qín)的意思:指一个人对音乐情有独钟,对琴曲有着深厚的造诣。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很高的才艺或造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的生活场景,诗人似乎在描述自己退隐山林,以大自然为伴,与世隔绝的心境。开篇“未解子荆流可枕”、“冷笑陶令琴无弦”两句,通过对比古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气节,以及自己对待名利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临流有耳安用洗”、“续弦得胶还自煎”两句则是说诗人在溪水边洗濯自己的衣物,而琴弦断裂后,又自己动手修补,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接受与适应,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内心世界的修养。

“不禁巢边黄口闹”、“不作竿上鲇鱼缘”两句通过对鸟儿和钓鱼的情形进行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活力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

最后,“但欲移床倚西壁,共师饱听松风眠”则是说诗人希望能将自己的卧榻搬到西墙下,与大自然更亲近地共度时光,聆听松树在风中的低语,沉浸于这份宁静之中。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简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放松。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察。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作者介绍
张舜民

张舜民
朝代:宋   字:芸叟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生辰:1065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猜你喜欢

绿头鸭 大圆觉海

混融成。
大圆觉海峥嵘。
性珠显、恢弘祖意,慧风通、虚谷传神。
有中无、无中有有,应变处、廓尔纵横。
坦荡融通,杳冥豁爽,澄澄一混体无荣。
证动静、俱忘何在,触处露圆明。
如如貌、莫形莫状,真净真清。
灵通像、不增不减,罄劫一段光荣。
无限域、含容万有,遍四海、三际充盈。
荏苒冲虚,无离无坏,浩然一点括长生。
证未有、巍巍极致,奇特体妍精。
这模样、人能悟入,与道同名。

(0)

万年春 玉琐金关互换封闭

玉琐金关,阴阳击拆牢封闭。
相凝制。
变通无系。
满腹清风细。
九气天中,云步无纤翳。
真根蒂。
道情潜契。
湛湛通三际。

(0)

醉桃源·武曲廉贞武廉幽贯地天根

武曲廉贞武廉幽贯地天根。
绵绵息若存。
六天交战定朝昏。
丹炉火力温。
驱神窟,养生门。
玄功主掌尊。
牝关天闭炼阳魂。
灵霁性命屯。

(0)

醉落魄 八卦配九宫

阴阳气结。
乾坤派、六爻交设。
四分九数明罗列。
两遁推移,周岁用相迭。
殷勤进取功无缺。
抽添加减应时节。
烹成二八丹威烈。
吸海吞山,

(0)

南乡子 水火交互既济

坎内一阳停。
本性澄清照物形。
真火炎炎功足显,叮咛。
既济氤氲缉宝瓶。
神用奋威灵。
气证升沈聚戊癸。
日耀飞腾烹药鼎,兰馨。
造化功成

(0)

无俗念 火候不正

周天火候,要升沉飞伏,无差无错。
气运前升穿绛阙,透上九天熏烙。
两目难开,终为大患,急急须臾拨。
迁延岁月,变成魔境沦落。
六神失御猖狂,三尸放荡,五贼俱成恶。
要镇炎炎归玉路,深入神宫恢廓。
三盗循环,相交水火,锻炼成丹药。
驱驰归正,得醇贤圣糟粕。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