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移 官 庆 阳 过 定 平 县 宋 /李 复 春 郊 二 月 浴 蚕 时 ,傍 岸 溪 流 可 染 衣 。谷 转 城 深 惊 柳 暗 ,地 寒 春 早 见 花 稀 。三 年 厌 应 西 烽 争 ,千 里 重 随 北 鸟 飞 。若 问 前 筹 惭 潦 倒 ,欲 辞 虎 帐 访 渔 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地寒(dì hán)的意思:寒冷的地面,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寒春(hán chūn)的意思:指寒冷的春天,形容春季虽然到了,但天气依然寒冷。
虎帐(hǔ zh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勇猛善战的将领。
潦倒(liáo dǎo)的意思:形容生活贫困困顿,失意凄凉。
柳暗(liǔ àn)的意思:指柳树茂密遮蔽阳光,使地面显得阴暗。比喻环境幽暗、景象模糊。
前筹(qián chóu)的意思:准备工作或筹备工作。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染衣(rǎn yī)的意思:染衣是指衣服被染上颜色,比喻受到坏影响或沾染了不好的事物。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厌应(yàn yīng)的意思:指对某种事物或情况感到厌烦,不再接受或忍受。
渔矶(yú jī)的意思:指渔民放置在水中的用来捕鱼的工具。
浴蚕(yù cán)的意思:浴蚕是指蚕宝宝在茧中吐丝吐得多,茧丝多而结实。比喻文章或书籍的内容丰富,文辞华丽,很有价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自然景物与人事变化的意象。开篇“春郊二月浴蚕时,傍岸溪流可染衣”两句,以清新淡雅之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农家生活的宁静美好,春天到了,蚕儿开始蜕变,溪水清澈,可以洗涤衣物。
接下来,“谷转城深惊柳暗,地寒春早见花稀”两句,则是对景色的描写。春意渐浓,但由于时节尚早,故而柳色未盛,花开不多,给人以一种生机勃发而又带有几分萧瑟的感觉。
“三年厌应西烽急,千里重随北鸟飞”两句,诗人的情感开始流露。诗人表达了对长期战争和离乱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这里的“西烽”可能暗指边疆战事,而“北鸟”则象征着季节更迭与游子思乡。
最后,“若问前筹惭潦倒,欲辞虎帐访渔矶”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错误决策的后悔,以及想要逃离军旅生涯,向往一种平静田园生活的心情。“虎帐”常指军中将领的帐幕,而“渔矶”则是古代渔民居住的地方,象征着宁静自然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内心独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荣庆堂分得绝字
蜀江浩渺山巀嵲,钟灵孕和挺英杰。
昔日垂帘卖卜翁,云仍百世绵瓜瓞。
杏花仙子民部郎,特立台端冰玉洁。
九重天上颁玉书,高堂永慰双亲悦。
乌纱翠翟耀青春,金七珠盘飧玉屑。
问渠遐算未可期,漫看黄河几清彻。
云楣揭榜表天恩,天恩滚滚来未竭。
写图作赋当属谁,虎头将军擅三绝。
送遭运郭将军歌
将军原是汾阳族,而父当朝大都督。
少年鼓箧武庠游,诸史群经靡不读。
晋人书法唐人诗,时亦钻研味膏馥。
弯弧试剑早归衙,缙绅讲义多如簇。
京华数目小由基,调弧撚箭玄援哭。
圣明宵旰念南畿,尺一龙章寄心腹。
蛇虎潜踪珑麦青,鲸鲵不惊海波绿。
漕渠污漫输挽劳,萧何无谋刘晏促。
在廷万口借将军,共方提纲整条目。
九重宠任今何隆,要为四海苍生福。
宣尼大训如日月,百姓足时君自足。
伫看紫府报勋庸,玉陛前头秉钧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