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红牡丹三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与情感的复杂交织。首句“酣情睡态两迷离”运用拟人手法,将牡丹花的姿态比作沉醉与慵懒的美人,形象地表现了花朵在清晨阳光下的娇艳与慵懒之美。接着,“晓日烘窗映■■”一句,以“晓日烘窗”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牡丹花在晨光中的光辉与温暖,使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后两句“一自芳魂随幸蜀,杜鹃常傍鼠姑啼”,则将牡丹花的命运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暗含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哀愁。这里“芳魂随幸蜀”可能借用了历史典故,暗示牡丹花如同一位有着不幸命运的女子,曾经有过辉煌与荣耀(“随幸蜀”可能暗指被宠幸或得到青睐),但最终却落得寂寞与哀伤的结局。杜鹃鸟的啼鸣,通常被视为哀怨的象征,它在这里旁伴着“鼠姑”(可能是指某种植物,此处作为泛指)的啼叫,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愁与孤独的情感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蕴含了对人生、历史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陶诗.饮酒诗二十首·其九
曙色上林杪,柴门已云开。
邻翁携酒至,慰我平生怀。
谓我胡不仕,恐于大义乖。
历观古贤达,未必终幽栖。
况子有远志,何必混途泥。
翁言意良厚,我情非所谐。
简书有夙训,前途安得迷。
君看倦飞鸟,多恋故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