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寄家》是明代诗人黎贞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蓟云朔雪映征衣”,以“蓟云”和“朔雪”描绘了北方边塞的寒冷与荒凉,映照在诗人的征衣之上,既渲染了环境的艰苦,也暗示了诗人离乡背井的艰辛旅程。这里的“征衣”不仅指实际的衣物,也是诗人身份和经历的象征。
次句“夜夜故园入梦思”,直接表达了诗人夜深人静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连续的“夜夜”强调了这种思念的持续性,而“故园”则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最深切的牵挂所在。
第三句“书剑飘零浑未定”,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生活的不稳定和漂泊无依的状态。“书剑”常用来比喻读书人或文士,这里既指诗人的行装,也暗含着他对知识和理想的追求。而“飘零”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四处奔波、无所归宿的境遇,“浑未定”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最后一句“今年犹见雁南飞”,以雁南飞这一自然现象作为结尾,既是对当前季节的描述,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雁群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回归的期待。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安定生活的向往。黎贞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使得这首《寄家》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深沉的情感力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对月戏呈觅举诸兄
君不见决明混沌江之湄,含胎吸月怀清辉。
圆净唾将珠与玑,又不见明视中原云月静。
跳掷回旋顾形影,生儿往往皆毛颖。
由来逐物未忘机,劳生吞吐知惟时。
观美为人奚以为,独坐金风尘虑省。
皓月斜河星耿耿,草头漙露侵肤冷。
平生不解饮和歌,无人对月醉颜酡。
月朗清秋奈月何,睡思朅来刚引领。
林岫参差弄光景,不知月已沈西岭。
九月十日菊
不改天香细,无端人意疏。
重阳把杯者,今夕尚来与。
白羽摇依旧,黄裳笑反初。
知时自凡俗,冷暖欲焉如。
次韵陈大用
林峦迫摇落,卉木见槎梗。
物当各归根,人盍思退省。
我今幸投閒,日力竞俄顷。
阖户思寡过,出户忘造请。
第知龟藏六,大似蛙坎井。
佳客车枉门,好语裘挈领。
遽发醯鸡覆,如脱孤㹠阱。
见道乏新硎,导窾昧微綮。
元方擅能事,转庵互规警。
倡酬传五字,玩味消百眚。
盘餐共粗粝,轩窗临阒静。
恨方厉霜风,惜不行蔗境。
何当历崟岑,相与忘畛町。
江山开伟观,华盖登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