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南国风光画册十六首·其十六贫家花插》
《题南国风光画册十六首·其十六贫家花插》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玻璃杯子不盛茶,漫插殷红木槿花。

莫道殊方佳丽少,犹堪点缀贫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杯子(bēi zi)的意思:形容人过分疑神疑鬼,猜疑心理强烈。

玻璃(bō l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脆弱易碎,容易受到伤害或损坏。

点缀(diǎn zhuì)的意思:装饰、衬托,使事物更加美好。

红木(hóng mù)的意思:指色泽红亮、质地坚硬的木材,也用来比喻品质高贵或价值高的事物。

佳丽(jiā lì)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木槿(mù jǐn)的意思:比喻人品高尚、道德品质好。

贫家(pín jiā)的意思:指家境贫穷,贫困的家庭。

殊方(shū fāng)的意思:特殊的方法或途径

殷红(yān hóng)的意思:形容颜色非常红,鲜艳夺目。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贫家之中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首句“玻璃杯子不盛茶,漫插殷红木槿花”,通过对比玻璃杯与木槿花,展现了贫家虽物质条件有限,但依然能以自然之美来装点生活的情怀。木槿花的殷红在玻璃杯中显得格外鲜艳,不仅弥补了物质上的不足,更增添了一份生活的色彩和生机。

接下来,“莫道殊方佳丽少,犹堪点缀乐贫家”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赞赏。即便身处偏远之地,或是物质条件简陋,但只要有一颗发现美、欣赏美的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乐趣,甚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这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得即使在贫寒之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物象和生活场景,传达了一种朴素而深刻的生活哲学: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美的心。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自然之物的点缀,可以提升生活品质,带来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晓晴走马河阳道中

卅里郊原结队行,眼中风物媚新晴。

平峦过雨青归树,寒草拖烟绿上城。

隔水稻香禽语妥,当风人影马蹄轻。

天涯但得长如此,便倚鞭丝过一生。

(0)

五坑收抚客民事毕回广州旬日又赴漕涌军营赋示内子

叹息劳生百感侵,征袍才脱又分襟。

鼓鼙江上催人去,笑语镫前惜夜深。

敢信封侯有奇骨,未应偕隐负初心。

同来瘴雨蛮烟地,祇盼刀环是好音。

(0)

入西山从潭柘寺东涧至山亭

幽柏涧并青,芳草径初碧。

参差重阁外,峭茜山四壁。

入门松风起,偶坐溪亭夕。

灵泉度烟响,归人共鸦息。

暂闻清梵落,始觉心未寂。

暝色春濛濛,孤此云外石。

(0)

至韶州忆途中所见山水甚奇漫赋一诗

葡萄绿酿春江潮,烟波浩渺山周遭。

峰峦无数列篷底,卧看船与山争高。

长河太华在何许,足所未蹈心空劳。

眼前好景莫虚过,不吟毋乃山灵嘲。

千变万化各有致,丹青妙手终难描。

鹰起鹘落连复断,虚蹲狮伏雄而豪。

天门詄荡悬日月,石友拱揖陈冠袍。

自从入峡至中宿,置身福地真逍遥。

琵琶形势实险要,芙蓉颜色疑镌雕。

归猿尚留古洞邃,杀鸡殊觉荒坑遥。

洭斟涟湟界南北,九疑直上偏岧峣。

参天竹树碧阴合,沁人心目红尘消。

嵌空玲珑台槛巧,观音岩下滩声骄。

龙头猪婆间鳖背,旺水册里还高桥。

曹溪法乳贯白土,孟洲筑坝通黄茅。

呼童且觅蒙里李,得仙那乞绥山桃。

天遣吾侪富游迹,十年不调奚牢骚。

兹行真足夸同僚,买鱼沽酒停双桡。

微醺倚枕梦鹿蕉,塔铃惊醒来南皋。

(0)

晓发

客路警残梦,离情赴早行。

镫光欺晓色,人语壮鸡声。

云气日初动,麦苗风更清。

劳筋不知倦,渐近是归程。

(0)

浴佛日偕刘丈希陶陈观察游麓山宿万寿寺诘朝晴霁登云麓宫小饮而作·其一

连峰沈远阴,空江渡寒碧。

佛日感胜因,涉流共攀历。

众绿翳柯阴,微径履苔迹。

影息虎岑禅,心清鹤泉滴。

已公践前期,为余留片席。

瓯茗瀹灵源,盂粥饷香积。

夜来疏雨过,逾觉清梵寂。

曾是闻性圆,岂伊妙音隔。

良会若有怅,团趺面虚壁。

浮岚接树杪,明漪漏林隙。

感此蹇独留,聊用淹晨夕。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