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崔 拾 遗 峒 江 淮 访 图 书 唐 /戴 叔 伦 九 门 思 谏 议 ,万 里 采 风 谣 。关 外 逢 秋 月 ,天 涯 过 晚 潮 。雁 来 云 杳 杳 ,木 落 浦 萧 萧 。空 怨 他 乡 别 ,回 舟 暮 寂 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采风(cǎi fēng)的意思:指出外调查、观察,汲取新鲜的人、事、物的经验或灵感。
关外(guān wài)的意思:关外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特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关外也可以用来指代离开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的地方。
回舟(huí zhōu)的意思:回舟指船只返回原来的地方,比喻人改变主意,回到原来的立场或行动。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谏议(jiàn yì)的意思:指忠言逆耳、直言无讳地劝谏君主或上级,以期改正错误、防止灾祸。
九门(jiǔ mén)的意思:指众多的门户或途径。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雁来(yàn lái)的意思:指消息传来或人来访。
杳杳(yǎo yǎo)的意思:形容远离、遥远。
- 注释
- 九门:指京城的九个城门,象征皇城。
思:思念,期待。
谏议:直言规劝。
万里:形容路途遥远。
采风谣:搜集民间歌曲和风俗。
关外:指长城之外,古代中国的边境地区。
秋月:秋季明亮的月亮。
天涯:极远的地方。
晚潮:傍晚的潮汐。
雁来:大雁南飞。
杳杳:形容云雾迷茫。
木落:树叶落下。
浦:水边,江岸。
萧萧: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怨:遗憾,思念。
他乡:异乡。
别:离别。
回舟:返回的船只。
暮:傍晚。
寂寥:寂静而孤独。
- 翻译
- 京城期待着直言进谏的声音,远行万里采集民间歌谣。
在关外遇到了秋天的明月,行至天边又经过了夜晚的潮汐。
大雁飞来,云雾缭绕,树木凋零,江边传来萧瑟之声。
只能空自怀念故乡离别之情,归舟归来,傍晚时分倍感寂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遥远的关外,面对秋月和晚潮,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政治时事的忧虑。诗人通过九门(指京城长安的九个城门)上的议论和万里之外的风声,表达了自己关心国事的心情。而“雁来云杳杳”则描绘了大雁归来的景象,增添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诗人在木叶纷飞的浦边,感受着离别的孤寂和空旷。
戴叔伦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这首诗正体现了他这种风格,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敏锐的政治洞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关注国家大事的胸怀,这在唐代文人中颇为少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二首·其二
龙亦恋故居,百年尚来去。
至今雨雹夜,殿闇风缠雾。
而我弃乡国,大江忘北渡。
便欲此山前,筑室安迟暮。
又恐太幽独,岁晚霜入屦。
同游得李生,仄足随蹇步。
孔明不自爱,临老起三顾。
吾归便却扫,谁踏门前路。
春日独居感怀
昔我金陵归,感此芳岁阑。
入门见儿女,愧色盖愁颜。
从人窃馀沥,俯育良已难。
居者瓶盎空,行者衣裳单。
岂无一杯酒,持慰汝荒寒。
所知不相待,各去为苍山。
我生转无聊,终日自闭关。
门前春风来,草树向斓斑。
舟车载游冶,类聚极相欢。
而我怀所知,所得心未安。
晨兴亦扶杖,十步九思还。
言瞻山头石,安得如汝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