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隐钟声穿竹去,洞深人迹与云通。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晚 望 有 感 宋 /郑 刚 中 霜 作 晴 寒 策 策 风 ,数 家 篱 落 澹 烟 中 。沙 鸥 径 去 鱼 儿 饱 ,野 鸟 相 呼 柿 子 红 。寺 隐 钟 声 穿 竹 去 ,洞 深 人 迹 与 云 通 。雁 门 踦 甚 将 何 报 ,万 里 堪 惭 段 子 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策策(cè cè)的意思:策略,计谋。
段子(duàn zǐ)的意思:指言辞短小、诙谐幽默的笑话或故事。
篱落(lí luò)的意思:指围住庄园、花园等的篱笆。比喻人的生活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不能自由自在地活动。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沙鸥(shā ōu)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寂寞无依,孤单无助。
深人(shēn rén)的意思:指深思熟虑、深入人心的人。
柿子(shì zi)的意思:比喻事物未成熟或者过早表露出来。
数家(shù jiā)的意思:指对多个人或机构进行评估、比较,以确定最好的。
雁门(yàn mén)的意思:雁门是指古代边防的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战略要地或重要关口。
- 注释
- 策策:形容风声。
篱落:简陋的篱笆,指农舍。
沙鸥:一种水鸟。
雁门踦:雁门关,古代边关,这里借指远方。
段子松: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有高尚品德的人物,诗人以此自比或寄托情感。
- 翻译
- 霜降后天气寒冷,风吹得沙沙作响,几家农舍隐藏在淡烟之中。
沙鸥悠闲地飞过,鱼儿已饱食,野鸟互相呼唤,柿子熟透了红艳艳。
寺庙的钟声穿透竹林远去,深洞幽静,人迹罕至,直通云霄。
大雁南飞,不知将要传达什么消息,万里之外的我深感惭愧,想起段子松的高洁之志。
- 鉴赏
这首宋诗《晚望有感》是郑刚中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乡村景象。首句“霜作晴寒策策风”,通过“霜”和“策策风”传达出秋日的寒冷和微风的萧瑟。次句“数家篱落澹烟中”,寥寥几户人家隐藏在淡淡的炊烟之中,营造出宁静而寂寥的氛围。
第三句“沙鸥径去鱼儿饱”,沙鸥悠闲地飞翔,暗示着水边鱼儿肥美,生活富足。第四句“野鸟相呼柿子红”,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生动画面,野鸟的鸣叫与柿子的红艳形成鲜明对比,富有生机。
第五句“寺隐钟声穿竹去”,远处寺庙的钟声穿透竹林,增添了宁静的禅意。最后一句“洞深人迹与云通”,写洞穴深远,人迹罕至,仿佛与云层相连,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结尾“雁门踦甚将何报,万里堪惭段子松”,诗人以雁南飞的场景寓言,表达自己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友人段子松的敬仰,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自省之情。整首诗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后同厉云官恩官昆季沈肇熙登江亭
湿云四匝天深蓝,斜阳如旭红西衔。
坐收万象入明眦,好风冉冉吹衣衫。
松楸绕城郁凉意,喷作浓烟满城碎。
烟低压地出高麦,麦上岚光夺烟翠。
岚光翠尽天接光,远去万里归一苍。
生非鸿鹄安能翔,顾视俦侣歌激昂。
此亭明日谁杯觞,昨离今合还茫茫。
胸中哀乐溟渤赴,眼前车马尘埃荒。
明须买剑去华岱,不则携舸浮沧浪。
赠潘孝廉丈德舆即送其还淮安四章·其二
龙门塞砂砾,源绝不可治。
坐令江河流,横溢淆渎支。
启箧示新卷,拂几雒诵之。
悱恻达中腑,缘饰芟外词。
化理兼众妙,沈语耐百思。
若有古人息,隐默通太希。
乃信天地间,元音无绝时。
李杜炯日月,久为云蔽亏。
悠悠千载心,耿耿同此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