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前花影尝兴念,月下桐声久不闻。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王 士 贵 宋 /华 岳 画 桥 相 送 百 花 春 ,转 眼 孤 鸿 逐 断 云 。别 后 有 谁 能 顾 我 ,客 中 无 日 不 思 君 。风 前 花 影 尝 兴 念 ,月 下 桐 声 久 不 闻 。见 说 近 来 多 好 况 ,一 书 无 惜 寄 云 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孤鸿(gū hóng)的意思:指孤独的鸿雁,比喻孤独无助的人。
画桥(huà qiáo)的意思:指用笔墨勾画出的桥梁,比喻用文字或绘画等方式表达出来的联系。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云云(yún yún)的意思:表示列举或者等等的意思。
转眼(zhuǎn yǎn)的意思:转眼意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飞逝或事情发生得很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岳所作,题为《寄王士贵》。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手法,以平和舒缓的笔触描绘出离别之情。
首句“画桥相送百花春”,通过对景物的描述,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无奈与惆怅。画桥,在这里不仅是景观的描写,也象征着情感联系的桥梁,而“百花春”则是对美好事物即将离去的留恋。
紧接着,“转眼孤鸿逐断云”,诗人通过时间流逝和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别后思念之深。孤鸿与断云都是寂寞孤独的意象,它们在天空中孤单地飘过,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
“别后有谁能顾我,客中无日不思君”,这里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哀求与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诗人在异乡漂泊,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故土和亲人,这种情感是那样的真挚而动人。
“风前花影尝兴念,月下桐声久不闻”,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花影随风摇曳,是不是也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而月下的桐声之所以“久不闻”,或许是因为心灵深处的寂寞,已无法感受到自然界的细微之音。
最后,“见说近来多好况,一书无惜寄云云”,诗人得知远方亲友的近况,虽然他们生活中有所喜悦,但诗人仍旧通过书信这唯一的联系方式,将自己的思念和祝福托付给风云。
整首诗以其柔美的笔触、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题三朵花绣合卷
芍药筱园盛,占断古扬州。
多少双头并蒂,相对也应羞。
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桥月色,都付与梢头。
恰是三山客,来作五云游。聚三花,围五萼,起重楼。
知为使君风雅,芳谱教重修。
韵倩黄荃笔写,色借灵芸丝续,名仗探花留。
低却琼花品,赢得牡丹筹。
疏影.水仙,同若绮妹作
兰闺深窅。正画帘不卷,烟篆低袅。
整日相看,玉骨娉婷,清绝小窗晴晓。
陈王曾识凌波步,想一样、盈盈娇小。
是谁将、倩影移来,化作一枝香草。
为忆深宫旧事,杜鹃啼血后,幽恨多少。
洗净铅华,展尽芳心,只有闲愁未了。
孤根已分随冰雪,莫更被、东风吹老。
算幽香、肯让梅花,耐得十分寒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