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下半岩时,忧襟两如结。
- 注释
- 轻:形容物体轻盈。
斗储:储存的量很少。
筋力:体力。
绝:耗尽。
半岩:山岩的一半。
忧襟:忧虑的心情。
如结:像打结一样紧。
风高势还却:风大时势头受阻。
雪厚疑中折:雪深时担心被压断。
负荷:负重。
诚:确实。
独难:非常困难。
赠:赠送。
来哲:有智慧的人。
- 翻译
- 轻盈没有多少价值,沉重则会耗尽体力。
想要下到山岩时,忧虑的心情如同打了死结。
风大时势头受阻,雪深时担心会被压断。
负重实在是艰难,希望能赠予有智慧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樵夫挑担的艰辛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生活的不易和自然界的苛酷。诗人陆龟蒙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之风,勾勒出樵夫在严寒天气中的劳作图景。
"轻无斗储价,重则筋力绝。" 这两句直白地表达了挑担的沉重与辛劳,如果担子太轻,则不够卖钱维持生计;如果过于沉重,则会耗尽体力。这是对农民生活艰难的一个写照,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
"欲下半岩时,忧襟两如结。" 这里诗人描绘了樵夫在山间劳作的情景,担子挂在腰间,犹如一根绳索束缚着他。这不仅是对身心负荷的写实,更有生活束缚与精神压抑之意。
"风高势还却,雪厚疑中折。" 这两句生动地描画了樵夫在恶劣天气中的挣扎。他在强风和厚雪中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担子的重量与自然的暴虐交织成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负荷诚独难,移之赠来哲。"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慈悲和智慧,诗人将樵夫的辛劳与坚持比作一种精神上的财富,并以此赠予有识之士。这不仅是对樵夫生活的一种肯定,更是一种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樵夫挑担场景的刻画,展现了唐代农民的艰辛生活和他们对自然界的顺应与抗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深切关怀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蜀张氏赐书诗
张公昔蹋中朝班,夜随仙官上九关。
再拜天皇少却立,手掣云汉归人间。
钩陈熟视不呵责,坐令光耀惊尘寰。
至今公家蜀江上,紫气夜属岷峨山。
昭回断缺久未补,女娲鍊石亦已艰。
似闻天上列星怒,下问云汉何时还。
丁宁贤孙善拂拭,不用构阁深防闲。
为公作诗刻坚石,可使万古驱神奸。
次韵周圣举从子乞纸
溪翁捣冰时,寒甚龟手絮。
千金售词客,妙语零唾雾。
回看乌丝栏,一嫡轻百庶。
长供虿尾落,肯受蝇头污。
今朝持赠君,真似翼傅虎。
应缘未给札,欲草子虚赋。
他年五十万,渠复愿邻富。
行看醉帖来,家不设寒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