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睫馀残泪,亲肤有近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鲍叔(bào shū)的意思:指被人利用或欺骗的人。
苍黄(cāng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苍白、黯淡,也用来形容人衰老、消瘦。
盖棺(gài guān)的意思:指人死后,将棺材盖上,表示事情彻底结束,无法挽回。
近期(jìn qī)的意思:指最近的一段时间或最近的一段时期。
荆州(j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勇猛、刚强,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恸绝(tòng jué)的意思:极度悲伤,痛苦到极点。
悬榻(xuán tà)的意思:指人生命垂危,临近死亡的状态。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 注释
- 荆州客:指作者曾在荆州做客的经历。
鲍叔知:鲍叔牙,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称,这里比喻知己的理解。
苍黄:形容暮色或病态的黄色,此处暗指生命的晚期。
盖棺时:指人去世的时候。
映睫:泪水照在眼睫毛上。
亲肤:亲人肌肤的触感,暗示思念之情。
空山:空寂的山林,象征孤独和无依。
倚杖:拄杖而立,表示年老体衰。
鬓如丝:形容两鬓斑白,暗示岁月流逝。
- 翻译
- 回忆起在荆州做客的日子,常常感到惭愧鲍叔牙对我的理解。
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如同悬挂在半空中的一张榻,临终时悲痛欲绝。
眼睫毛上还残留着未干的泪水,亲人的肌肤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如今空荡的山间,我又能去哪里呢?只能倚杖而立,两鬓已如白丝斑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流谦的作品,名为《挽费检正(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深切的悼念。
“忆作荆州客,多惭鲍叔知。”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曾在荆州做客时,对朋友鲍叔知的思念之情。"忆作荆州客"表明诗人曾经在荆州逗留过,可能是因为仕途或其他原因;"多惭鲍叔知"则透露了诗人对鲍叔知深厚的情谊和愧疚之情。鲍叔知很可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
“苍黄悬榻地,恸绝盖棺时。”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悲凉的景象。“苍黄”形容的是大地的颜色,带有凄凉之意;"悬榻地"则是指古代丧礼中,将死者的遗体置于高台之上,让亲友能够从四面围绕吊唁。"恸绝盖棺时"则描写了朋友去世,亲手为其覆上棺木的哀痛场景。
“映睫馀残泪,亲肤有近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不舍。"映睫馀残泪"说明诗人因思念而落泪,泪水浸湿了眼睑;"亲肤有近期"则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早日与逝者相见。
“空山那得去,倚杖鬓如丝。”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无力感和对死亡的无常的感慨。"空山那得去"是说即便是在空旷的山中,也难以找到一个可以永恒停留的地方;"倚杖鬓如丝"则形容诗人年迈体衰,头发如同细丝,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深切悼念和个人的哀伤情绪,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情感深度和文学上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城西野
初服性已旷,久痾志仍疲。
岂谓伤淫滞,偶以恋栖迟。
聿来年岁迁,骤看节物移。
晴阳改阴候,暖律变暄吹。
晨发高闉曲,夕骛清川湄。
白云生幽沚,绿水激层涯。
外感耳目超,内寻神蕴披。
泛滥沧洲趣,髣髴昆山姿。
揆已信薄劣,遭时易磷缁。
来复虽不远,往蹇岂能追。
孟晋终何迨,罢归聊所宜。
愿言在弗谖,援毫申此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