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老六言十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应真:形容人坚定或真实。
渡:渡过河流。
揭厉水: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河流。
个个:每个人。
杖:拐杖。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天堑:天然的难以逾越的障碍。
讵:岂,怎么。
踏:踩踏。
一枝芦:一根芦苇,象征着微小的立足点。
- 翻译
- 他真的渡过了揭厉水,每个人都依赖拐杖支撑。
面对千里长江的天然险阻,怎能期望一步踏上芦苇?
-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渡河的情景,揭厉水可能是长江的一部分。"个个皆以杖扶"表明渡船上的每个人都在用杖来稳定身子,以应对激流的冲击。这强调了渡河时的不易和危险。而"长江千里天堑,讵能踏一枝芦"则是说长江宛如天然的屏障,又宽又长,要想在这样的江面上稳稳地踩到一片芦苇都是难以做到的。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渡河和长江的宏大,不仅展现了渡河时的艰险,更彰显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人类活动的渺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闲居呈赵端行
闲居观物化,几叶又飞东。
清气全归月,寒声半是风。
病多怜骨瘦,吟苦笑身穷。
折得邻家菊,还思靖节翁。
题青纱连二枕
阴香装艳入青纱,还与敧眠好事家。
梦里却成三色雨,枕山不敢斗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