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待(bù dài)的意思:不等待,不耐烦
地寒(dì hán)的意思:寒冷的地面,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都城(dū chéng)的意思:都城指的是国都或者首都。
分忧(fēn yōu)的意思:分担忧愁,共同承担困难或烦恼。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虎头(hǔ tóu)的意思:指强悍、勇猛的领导者或者首领。
护衣(hù yī)的意思:保护衣物,指爱护物品或珍惜财物。
军兴(jūn xīng)的意思:军队兴旺发达,形容国家强大或军队壮大的情况。
揽辔(lǎn pèi)的意思:揽辔指驾驭马车时握住缰绳,引申为掌握权力或掌控局势。
两河(liǎng hé)的意思:指两个河流相互交错、纵横交错的地区。
马乳(mǎ rǔ)的意思:指马奶,比喻珍贵的东西。
马人(mǎ rén)的意思:指马上的人,形容行动迅速,快马加鞭。
妙墨(miào mò)的意思:指写作、绘画等方面的技艺非常高超,出类拔萃。
民病(mín bìng)的意思: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态现象,社会的病症。
蒲萄(pú táo)的意思:形容人们因贪婪而争夺不休,或形容事物无法平均分享。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行台(xíng tái)的意思:指官员到地方巡视或巡行,以了解民情、解决问题。
衣篝(yī gōu)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外地获得了成功或财富后,返回家乡并享受富裕的生活。
- 注释
- 揽辔:牵马。
都城:首都。
风露秋:秋夜寒露。
行台:临时官署。
妾:侍妾。
衣篝:衣物篝火。
虎头妙墨:著名书画家的墨迹。
频寄:经常寄送。
马乳蒲萄:马奶和葡萄(古代比喻珍贵之物)。
不待求:无需特意寻找。
上党地寒:上党地区气候寒冷。
强饮:大量饮酒。
两河民病:两河地区百姓的疾苦。
分忧:分担忧虑。
昔在军兴日:过去战乱时期。
一马人间费十牛:一匹马的价格昂贵,如同十头牛。
- 翻译
- 在秋季的都城,我牵着马匹出行,行台中没有侍妾照料篝火和衣物。
虎头笔下的妙墨常常被寄来,马奶葡萄无需我去特意寻求。
上党之地气候寒冷,应该多饮酒暖身,两河地区的百姓困苦,我必须分担他们的忧虑。
我还记得过去战事频繁的日子,一匹马的价值相当于十头牛。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顾子敦出使河东的关切与期望。首句“揽辔都城风露秋”,描绘了顾子敦在秋季都城启程的情景,风露满身,显出旅途的艰辛。次句“行台无妾护衣篝”则暗示了友人旅途的孤单,没有家眷陪伴,只能自持。
“虎头妙墨能频寄”赞美了顾子敦的才情,即使远行也能通过书信传递智慧和艺术之美。“马乳蒲萄不待求”则以酒喻友情,表达对友人所需物品的关心,即使远方也能及时送达。
“上党地寒应强饮,两河民病要分忧”两句,既关怀友人的身体,也提醒他关注民生疾苦,体现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最后,“犹闻昔在军兴日,一马人间费十牛”以历史典故,形象地说明了友人在过去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和艰难,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勉励。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牵挂,又有对友人能力的肯定,同时寓含着对民生的关注,展现了黄庭坚诗歌的人文关怀和深沉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