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田高,我田低,高田积土河成蹊。
遂令低乡有田者,唯愿有田在高乡。
百谷(bǎi gǔ)的意思:指各种谷物的集合,泛指丰富的粮食。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大水(dà shuǐ)的意思:指洪水泛滥或大规模的水灾。
高田(gāo tián)的意思:指人的志向、抱负高远。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田中(tián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田间劳作,形容勤劳努力。
田者(tián zhě)的意思:指农田的主人或田地的所有者。
田积(tián jī)的意思:田地积累了很多的粮食。
土龙(tǔ lóng)的意思:指没有实力、没有本领或者没有见识的人。
筑堤(zhù dī)的意思:比喻采取措施防止灾害或解决问题。
这首《筑堤谣》是明代诗人陆垹所作,通过对农田高低不平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中贫富不均、自然灾害对农民生活影响的深刻现实。
诗中以“彼田高,我田低”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农田地形的差异,高田因自然条件较好而易于耕种,低田则因地势低洼而易受洪水侵袭。高田通过堆土形成小径,而低田则需年年修筑堤坝,防止洪水侵入,但即便如此,低田仍难以避免被洪水淹没的命运。今年的大水导致百谷受损,高田虽能收获,而低田却一片荒芜。这种现象让低田的拥有者心生羡慕,希望自己的田地能在高处,免受洪水之苦。
最后,“君不见土龙三日雨莫祷,高乡之田为茂草”,以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即使祈祷也无法改变命运的无奈,高田依然生机勃勃,而低田却只能成为茂盛的野草。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不公的一种控诉,也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高田与低田的不同命运,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以及自然灾害对农民生活的巨大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平等的批判。
客里元正最可怜,就他香案礼苍天。
懒拈蓍草占新岁,频对菱花忆去年。
仅有邸翁分席拜,不如野老着衣鲜。
百年草草浑如此,且醉残梅了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