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狱.余既自浙系至南司闻诏下送北司天威赫怒故事下锦衣狱者不过四十乃杖之八十且命人监视之》
《下狱.余既自浙系至南司闻诏下送北司天威赫怒故事下锦衣狱者不过四十乃杖之八十且命人监视之》全文
明 / 韩邦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丹诏惊闻下紫宸,罪多知与死为邻。

欲将忠孝明世,敢为艰危惜此身。

步月华方忆越,忽看云影即思秦。

寸心一夜千里怪得朝来两鬓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步月(bù yuè)的意思:指行走时像月亮一样轻盈飘逸。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丹诏(dān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诏书,也可指君主的命令。

怪得(guài de)的意思:形容某种情况或事物出奇地、非常地,常用于表示程度很高、异常、特别等。

艰危(jiān wēi)的意思:

◎ 艰危 jiānwēi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confronting a country] 艰难险阻

明世(míng shì)的意思:明世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明”指明亮、清晰,而“世”表示世界、人世间。整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才华、品德或行为在世人中得到广泛认可和赞许。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月华(yuè huá)的意思:指月光,也可以比喻优美的诗文或音乐。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忠孝(zhōng xiào)的意思:忠诚和孝顺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邦奇的《下狱》诗,以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在严峻政治形势下的内心感受。首句“丹诏惊闻下紫宸”描绘了震惊于朝廷下达的紧急命令,暗示着不寻常的危机。第二句“罪多知与死为邻”揭示了诗人深感自身罪孽深重,面临生死边缘。

第三句“欲将忠孝酬明世”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逆境,仍渴望以忠诚和孝道报效国家的决心。然而,“敢为艰危惜此身”又透露出对自身安危的忧虑,显示出矛盾的心理状态。接下来两句“才步月华方忆越,忽看云影即思秦”,通过月光和云影的变化,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担忧。

最后两句“寸心一夜愁千里,怪得朝来两鬓新”,直抒胸臆,诗人一夜忧虑,愁绪如千里蔓延,连早晨醒来都发现自己双鬓添白,形象地刻画了内心的煎熬和岁月的无情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忠诚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作者介绍

韩邦奇
朝代:明

韩邦奇(1479--1556)明代官员。字汝节,号苑洛,陕西朝邑(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人。正德三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以疏谕时政,谪平阳通判。稍迁浙江按察佥事,宦官强征富阳茶、鱼,他作歌哀之,遂被诬奏怨谤,逮系夺官。嘉靖初起山西参议,再乞休去。自后屡起屡罢终,以南京兵部尚书致仕。嘉靖三十四年,因关中大地震,死于非命。韩邦奇文理兼备,精通音律,著述甚富。所撰《志乐》,尤为世所称。
猜你喜欢

茶屋

世事有馀味,心交多淡成。

树依寒舍种,诗为蚤春萌。

谷雨排檐滴,松风泛鼎鸣。

就中留小径,饱饭得閒行。

(0)

送李恕可随王宗师入京

借得茅山鹤,乘风飞上天。

江声近九里,客路已三千。

禁阙红云上,家乡碧海边。

待闻金马诏,复见玉堂仙。

(0)

东汉高士咏十四首·其五左慈

老瞒实雄猜,乃忌仙者徒。

鲈鱼既可鲙,蜀姜不可无。

(0)

春夜

长风送华月,照我庭前树。

宿鸟忽惊飞,双双背人去。

(0)

再用前韵·其一

山接晴霄水浸空,山光滟滟水溶溶。

风回一镜柔蓝浅,雨过千峰泼黛浓。

(0)

和移剌继先韵三首·其二

当年不肯读三略,独抱遗经伴闲索。

流行坎止不尤人,自甘万里涉穷漠。

富贵荣华能几时,生死都来如梦昨。

千年兴废沤浮沈,百岁光阴电飞烁。

常笑梁鸿歌五噫,窃学荣启弹三乐。

未能仁义戢干戈,勉将敦厚惩浇薄。

近有人从故隐来,黄花无恙开篱落。

问渠林肉与丘糟,奚如饭麦而羹藿。

人闻麋鹿满姑苏,阿瞒不复游铜雀。

涂中曳尾希庄龟,江夏沉舟悲祢鹗。

吾山佳处归休乎,鹿逸平林鱼纵壑。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